孕晚期脚肿了有什么原因

一、生理性原因

1.血容量增加

-孕晚期孕妇体内血容量会明显增加,为了满足胎儿生长发育以及自身各器官功能增强的需求,心脏需要泵出更多的血液,这会导致组织间液增多。一般在妊娠中晚期,血容量可增加30%-45%左右,从而可能引起脚肿。这种情况在正常的孕期生理变化中较为常见,多数孕妇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脚肿,尤其是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会更加明显。

2.子宫增大压迫下腔静脉

-随着孕周增加,子宫逐渐增大,到孕晚期时,增大的子宫会压迫下腔静脉,使下肢静脉回流受阻。下腔静脉负责将下肢的血液回流到心脏,当下腔静脉受到压迫时,血液回流不畅,就会导致血液在下肢淤积,引起脚肿。一般在孕28周以后,这种压迫症状会逐渐加重,孕妇的脚肿情况可能会更显著。而且孕妇如果长时间采取仰卧位,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会更明显,所以建议孕晚期孕妇尽量采取左侧卧位,以减轻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

二、病理性原因

1.妊娠高血压疾病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孕晚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特征是血压升高、蛋白尿和水肿。当发生妊娠高血压疾病时,孕妇体内的小动脉痉挛,导致外周血管阻力增大,肾脏灌注不足,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同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引起脚肿,而且这种脚肿往往会比较严重,可能从脚踝向上蔓延至小腿甚至大腿。研究表明,约有5%-10%的孕妇会发生妊娠高血压疾病,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尿蛋白等指标来早期发现和处理。

2.肾脏疾病

-孕期肾脏负担加重,如果孕妇本身患有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等,在孕晚期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出现脚肿的症状。肾脏疾病会影响肾脏的正常滤过功能,使体内的水分和蛋白质等代谢产物不能正常排出,导致水钠潴留和低蛋白血症,进而引起脚肿。同时可能还会伴有蛋白尿、血尿等其他表现,需要通过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来明确诊断。

3.心脏疾病

-虽然孕期心脏负担加重,但如果孕妇本身有心脏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等,在孕晚期心脏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心功能不全,引起体循环淤血,出现脚肿。心功能不全时,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血液回流受阻,会使下肢静脉压升高,从而导致脚肿,同时可能伴有呼吸困难、心慌等症状,需要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来评估心脏功能。

三、其他因素

1.体重增加过多

-孕晚期孕妇体重增加过多,会加重下肢的负担,影响下肢的血液循环,从而容易引起脚肿。一般建议孕妇在孕期合理控制体重,整个孕期体重增长控制在10-12.5kg左右比较适宜,如果体重增长过快,就可能增加脚肿等不适的发生风险。例如,孕前体重正常的孕妇,孕早期体重增加约1-2kg,孕中期和孕晚期每周体重增加0.3-0.5kg较为合适。

2.久坐或久站

-孕晚期孕妇如果长时间久坐或久站,会使下肢静脉回流进一步受阻,加重脚肿的情况。比如孕妇长时间坐着工作或者长时间站立做家务等,都会影响下肢血液的正常回流,导致脚肿加重。所以孕晚期孕妇要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当进行活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