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性因素
血容量增加:孕晚期孕妇体内血容量会明显增加,到孕晚期时,血浆增加的量比红细胞增加的量多,导致血液稀释,从而引起组织间液增加,出现脚肿胀痛。一般这种情况在休息后会有所缓解,因为休息时下肢静脉回流改善,肿胀情况会减轻。
子宫增大压迫:随着胎儿不断生长发育,子宫逐渐增大,会压迫下腔静脉,使下肢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下肢,就会导致脚肿胀痛。这种情况在孕晚期较为常见,尤其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会加重。比如孕晚期孕妇站立一段时间后,脚的肿胀感可能会比休息时更明显。
病理性因素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全身小动脉痉挛,会影响血液的正常循环,导致组织器官缺血缺氧,也会出现脚肿胀痛的症状,而且往往肿胀会从脚部逐渐向上蔓延,同时还可能伴有血压升高、蛋白尿等表现。例如,孕妇测量血压发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同时脚肿胀明显且伴有尿中蛋白含量增加。
肾脏疾病:如果孕妇本身有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的滤过功能受到影响,会导致体内水钠潴留,从而引起脚肿胀痛。同时可能还会伴有蛋白尿、水肿从眼睑开始逐渐波及下肢等表现。比如孕妇出现脚肿胀的同时,发现尿液中泡沫增多且长时间不消失,这可能提示有蛋白尿,需要考虑肾脏疾病导致水钠潴留引起肿胀。
低蛋白血症:孕晚期孕妇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增加,如果孕妇摄入蛋白质不足或患有某些消耗性疾病等,可能会出现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就会从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导致脚肿胀痛。一般还会伴有全身乏力等表现,检查血液生化时会发现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
对于孕晚期脚肿胀痛的情况,孕妇要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休息时可适当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如果肿胀严重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血压升高、蛋白尿、头痛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测量血压、尿常规、肝肾功能等,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处理。同时,孕妇要保持合理的饮食,保证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以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