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避免接触过敏原
明确过敏原:通过斑贴试验等方法确定引起过敏性唇炎的过敏原,如某些食物(芒果、海鲜等)、化妆品、金属(口红中的重金属成分等)。对于儿童,要特别注意其接触的玩具、食物等是否为过敏原;对于有特殊职业接触史的人群,需考虑职业相关过敏原。
日常防护: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接触已明确的过敏原。例如,对芒果过敏者,应避免食用芒果及接触芒果汁;使用无刺激性且不过敏的化妆品,选择纯金属含量低的口红等。
二、局部治疗
湿敷:当唇部出现肿胀、渗出等症状时,可使用3%硼酸溶液等进行湿敷,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钟。湿敷可以减轻唇部的炎症反应,减少渗出。儿童湿敷时要注意避免误吞溶液,操作需轻柔。
外用药物:可使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如弱效的氢化可的松软膏等,但需注意儿童使用时应选择低浓度、短疗程,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导致不良反应;也可使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等,这类药物相对较为安全,但也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同时,对于唇部干燥脱屑的情况,可使用含有凡士林、甘油等成分的润唇膏保持唇部湿润。
三、全身治疗
抗组胺药物:对于过敏反应较明显,伴有瘙痒等症状的患者,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等。但儿童使用时需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剂量,且要注意药物的嗜睡等不良反应。成人使用时也要注意药物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糖皮质激素:在病情较严重时,如出现广泛的肿胀、全身过敏反应等情况,可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儿童和有基础疾病的患者。
四、中医中药治疗
中药内服: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如属于风热犯唇证,可使用银翘散加减;属于血虚风燥证,可使用当归饮子加减等。但中医治疗需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处方,儿童和成人的用药剂量和方剂选择有所不同。
中药外用:可使用一些中药制剂外用,如黄柏、苦参等煎水外洗唇部,有一定的清热燥湿等作用,但使用前需咨询医生,确保药物对患者无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