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人临终好痛苦怎么治疗

一、症状管理层面

1.运动相关症状缓解:临终帕金森病患者常见肌强直、震颤等运动症状,可在循证基础上考虑调整药物,如对于肌强直,部分研究提示可在专业评估下谨慎评估是否调整多巴胺能药物使用,但需严格遵循医疗团队依据患者具体病情的判断,避免自行随意更改药物方案。同时,对于震颤等症状,可通过轻柔的肢体摆放等非药物方式辅助减轻不适,但需以不增加患者额外痛苦为前提。

2.非运动症状控制:临终阶段可能伴随疼痛、呼吸困难、焦虑等非运动症状。对于疼痛,需明确疼痛性质后,在医疗许可范围内采取合适措施,如针对癌性疼痛等相关情况(若存在)遵循相应镇痛原则处理;呼吸困难时,可调整患者体位至舒适位,必要时在专业医护操作下进行氧疗相关调整;焦虑情绪则可通过多学科团队中的心理支持人员进行舒缓,如运用温和的心理疏导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焦虑状态。

二、舒适护理维度

1.环境营造:保持病房安静、光线柔和且温度适宜(一般维持在22~24℃左右较为舒适),减少外界不必要的干扰因素,为患者营造相对安宁的休养环境,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舒适感。

2.皮肤与肢体护理:定期为患者翻身、更换体位,一般每2小时左右一次,预防压疮形成,翻身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拖拉等可能加重患者不适的操作;对于肢体可进行轻柔的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肌肉僵硬相关的不适感,同时注意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防止关节挛缩等情况加重患者痛苦。

3.营养与hydration支持:根据患者的吞咽功能等情况提供合适的营养供给,若患者能经口进食,选择柔软、易吞咽且富含营养的食物;若存在吞咽困难等情况,可通过鼻饲等方式保证营养摄入;同时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维持身体内环境稳定,避免因脱水等情况导致患者不适加剧。

三、多学科支持体系

1.姑息治疗团队协作:临终阶段的帕金森病患者需要姑息治疗团队的深度参与,该团队包括医生、护士、药师等,共同评估患者整体状况,制定以提升患者舒适度为核心的综合照护方案,持续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及症状变化,及时调整干预措施。

2.心理与社会支持:心理医生、社工等人员需介入,关注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状态,为家属提供心理疏导与支持,帮助家属更好地应对患者临终阶段的相关情况,同时也通过心理干预等方式缓解患者自身的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例如通过艺术疗法、音乐疗法等非药物心理支持手段,从多维度改善患者的心理舒适感。

四、特殊人群考量

对于老年帕金森病临终患者,由于其身体机能衰退更明显,在护理操作中需格外轻柔、谨慎,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额外损伤或不适;对于有基础病史如心肺功能不全等的患者,在症状管理及护理过程中要充分考量其基础病情的影响,例如在氧疗调整等操作时需严格遵循针对此类基础病的相关医疗规范,确保各项干预措施在保障患者舒适度的同时不加重基础病情的负担。同时,要尊重患者及家属的意愿,在医疗决策过程中充分沟通,体现人文关怀,让临终照护尽可能体现人性化与科学性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