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查生理需求
1.饥饿:婴儿夜里哭闹可能是饥饿所致,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按需喂养即可,母亲要保证营养均衡以提供优质乳汁;人工喂养的婴儿要注意奶量是否充足,按照奶粉说明书调配合适的奶量。因为婴儿胃容量小,能量需求高,饥饿会引发哭闹。
2.尿布潮湿:婴儿尿布潮湿会感觉不适而哭闹,要及时更换干净干爽的尿布。保持婴儿臀部清洁干燥,可减少因尿布问题引起的哭闹,这是因为潮湿的环境会刺激婴儿皮肤,让其产生不适感。
3.过冷或过热:婴儿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室温过高或过低都会让婴儿感觉不适。要将室温调节到22-25℃左右,给婴儿穿着合适的衣物,过冷会使婴儿肌肉紧张,过热会让婴儿烦躁,从而导致夜里哭闹。
二、排查疾病因素
1.腹痛:肠痉挛是婴儿常见引起腹痛的原因,表现为婴儿突然哭闹,双腿向上蜷起。可尝试轻轻按摩婴儿腹部,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轻柔按摩,帮助缓解肠痉挛。如果哭闹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呕吐、发热等其他症状,需及时就医,因为某些肠道疾病也可能导致腹痛哭闹。
2.耳部问题:婴儿耳部感染等问题也可能引起夜里哭闹,要观察婴儿耳部是否有分泌物、是否有抓耳等异常表现。耳部不适会让婴儿感觉痛苦而哭闹,若怀疑耳部有问题应及时就医检查。
3.呼吸道不适:鼻塞等呼吸道问题会影响婴儿呼吸,导致夜里哭闹。可以用湿润的棉签轻轻清理婴儿鼻腔分泌物,但动作要轻柔。如果鼻塞严重影响呼吸,需就医处理,因为呼吸不畅会让婴儿感到难受而哭闹。
三、安抚方法
1.轻拍安抚:将婴儿抱起,用手轻轻拍打婴儿背部,给予其安全感,模拟在子宫内的感觉,很多婴儿在轻拍安抚下会逐渐平静下来。
2.哼唱摇篮曲:轻柔地哼唱摇篮曲,让婴儿听到熟悉的声音,舒缓其情绪。研究表明,柔和的声音能安抚婴儿躁动的情绪。
3.使用襁褓:合适的襁褓包裹可以让婴儿有被包裹的安全感,类似在子宫内的束缚感,有助于减少婴儿的惊跳反射,从而停止哭闹。但要注意襁褓的松紧度,不能过紧影响婴儿呼吸。
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早产儿等特殊婴儿,由于其各器官发育更不完善,在排查需求和安抚时要更加细致。早产儿对环境温度变化更敏感,要严格控制室温在适宜范围;在排查饥饿时要注意喂养量和喂养频率的精准把握,因为早产儿消化功能更弱;安抚时动作要更轻柔,避免对早产儿造成额外的刺激。同时,有基础病史的婴儿出现夜里哭闹时,要结合其病史更谨慎排查可能的病因,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儿哭闹时要观察是否有呼吸急促等心脏方面异常表现加重的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正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