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病情与环境调整
观察咳嗽咳痰情况:密切观察7个月婴儿咳嗽的频率、程度以及痰液的性状、量等。若咳嗽较轻、有少量清痰,可先尝试家庭护理;若咳嗽频繁、痰液较多且呈黄色、绿色,或伴有呼吸急促、喘息、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调整环境湿度: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在50%-60%左右,可使用加湿器增加湿度,有助于湿化气道,使痰液更容易咳出。干燥的空气会加重呼吸道黏膜的不适,导致痰液黏稠不易咳出。
非药物排痰方法
拍背排痰:让婴儿侧卧,家长五指微曲成空杯状,轻轻拍打婴儿背部,两侧肺部都要拍到,每次拍3-5分钟,每天可拍2-3次。通过拍背振动使附着在气管、支气管上的痰液松动,利于咳出。拍背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于用力造成婴儿不适。
饮水湿化:适当给婴儿喂少量温水,每天可喂1-2次,每次5-10ml左右,少量多次饮水可以湿润气道,稀释痰液,便于痰液排出。但要注意避免一次喂水过多引起婴儿呛咳。
及时就医的情况
当婴儿咳嗽有痰伴有呼吸急促,表现为呼吸频率明显增快,超过正常范围(2个月-1岁婴儿正常呼吸频率为30-40次/分钟),或者呼吸时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软组织凹陷(三凹征),这可能提示气道梗阻或肺部感染较严重,需立即就医。
若婴儿精神状态差,出现烦躁不安、嗜睡等情况,也应及时带婴儿到医院就诊,因为精神状态的改变可能提示病情较重,影响到婴儿的整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