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伤是由于寒冷潮湿作用引起的人体局部或全身损伤。轻时可造成皮肤一过性损伤,要及时救治;重时可致永久性功能障碍,需进行专业救治。救治时需要保持冻伤部位温暖,避免感染。如果冻伤严重,需要及时就医。
1.冻伤程度判断:一度冻伤:伤及表皮层。局部红、肿、痒、痛、热。若无感染,数日后可痊愈,不会留疤。二度冻伤:伤及真皮层。局部红肿,疼痛较为剧烈,可能会起水疱,疱皮破后创面渗液、发红。若无感染,1~2周内痂皮脱落,一般会有瘢痕。三度冻伤:全层皮肤冻伤。局部感觉消失,复温后皮肤由苍白变为蓝色,再变为黑色。可能会形成焦痂,痂下可有积脓。四度冻伤: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骼都被冻伤。伤部感觉消失,肢体活动受限。需及时手术治疗,否则可能会导致截肢。
2.冻伤急救:尽快脱离寒冷环境,去除潮湿衣物,采取保暖措施,将冻伤部位浸泡在38℃~42℃温水中,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20~30分钟。如果是手或脚冻伤,可用干净的布包裹冰块进行冷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数次。不要摩擦或按摩冻伤部位,也不要用雪或冰水来解冻冻伤部位。
3.冻伤治疗:一度冻伤无需特殊治疗,可自行恢复。二度冻伤需在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出疱内液体,涂抹冻疮膏,用无菌纱布包扎。三度和四度冻伤需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冻伤的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手术治疗、抗感染治疗等。
4.冻伤预防:在寒冷环境中工作或活动时,要注意保暖,穿戴好防寒衣物和手套、帽子、围巾等。保持鞋袜、鞋垫干燥,避免长时间潮湿。经常按摩揉搓易冻伤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耐寒能力。合理饮食,补充足够的热量和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