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婴儿黄疸高是什么原因

黄疸是新生儿中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原因都有哪些。

1.胆红素生成过多

因过多的红细胞的破坏及肠肝循环增加,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常见的病因有:

红细胞增多症:出生后2~5天出现,多是由于胎儿期处于相对缺氧的环境,过多的红细胞生成,出生后过多的红细胞破坏所致。

血管外溶血:同族免疫性溶血、感染、药物、脾功能亢进等。

红细胞酶缺陷:如G-6PD缺陷、丙酮酸激酶缺陷等。

血红蛋白病: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病等。

其他:如维生素E缺乏、低锌血症、低血糖等。

同族免疫性溶血:母子血型不合,如ABO或Rh血型不合等,母血中对胎儿红细胞的免疫抗体IgG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发生同种免疫反应导致溶血。

感染:细菌、病毒、螺旋体、弓形虫等感染时,细胞破坏增多,导致胆红素产生增加。

药物:如磺胺、水杨酸盐、吲哚美辛、毛花苷丙等。

其他:如低血糖、低体温、酸中毒、心力衰竭等,可增加胆红素与白蛋白的结合,减少胆红素的排泄,导致黄疸加重。

2.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

由于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的功能低下,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常见的病因有:

缺氧和感染:如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感染等,可导致肝细胞功能受损。

胆红素摄取障碍: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

胆红素结合障碍:由于先天性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低下或缺乏,导致胆红素排泄障碍。

胆红素排泄障碍:如先天性胆道闭锁等。

3.胆汁排泄障碍

肝细胞排泄结合胆红素障碍或胆管受阻,可导致胆红素反流入血,引起黄疸。常见的病因有:

先天性胆道闭锁:多在出生后1~2周出现黄疸,并逐渐加重,大便颜色逐渐变浅,甚至呈陶土色。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多在出生后1~2周出现黄疸,常伴有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

其他:如胆管闭锁、胆汁黏稠综合征等。

4.其他

如母乳性黄疸、药物性黄疸、Gilbert综合征、Crigler-Najjar综合征等。

总之,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很多,需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