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生后黄疸高需依据其胎龄、日龄以及高危因素来决定后续治疗。若属于病理性黄疸,则要开展如下治疗:
一、光疗
光疗可促使未结合胆红素光异构化,也就是使光红素变成水溶性,能不经肝脏代谢而直接通过胆汁和尿液排出。光疗主要作用于表皮浅组织,进行光疗时需根据孩子情况,可连续照射,且要监测胆红素情况。光疗能有效降低胆红素水平,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风险。
二、输白蛋白
宝宝出现病理性黄疸时可输白蛋白,白蛋白能增加与未结合胆红素的联结,从而降低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几率。白蛋白在胆红素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与胆红素结合,帮助其排出体外。
三、丙种球蛋白
丙种球蛋白能够抑制吞噬细胞破坏已被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进而减少溶血的发生。如在ABO溶血或Rh溶血时,可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减轻溶血反应。
四、抗感染及液体治疗
宝宝病理性黄疸若是由感染引起,要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要确保宝宝的液体入量和热卡充足。抗感染治疗有助于消除感染源,液体治疗则能维持宝宝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
五、换血治疗
若宝宝黄疸极为严重,达到换血指标,则可进行换血治疗。换血能快速降低胆红素水平,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此外,治疗病理性黄疸时还要进行对症治疗,如纠正低钙血症、低镁血症,防止出现低体温等情况。
总结概况提示:对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治疗,需综合考虑多种方法,包括光疗、输白蛋白、丙种球蛋白、抗感染及液体治疗、换血治疗等,同时要做好对症治疗,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宝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