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都是小疙瘩是怎么回事

一、痤疮导致脸上长小疙瘩

1.发病机制:痤疮的发生主要与皮脂腺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繁殖等因素相关。青春期后体内雄激素水平增高或雄、雌激素水平失衡,会使皮脂腺增大及皮脂分泌增加,皮脂为痤疮丙酸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提供油脂及厌氧环境,痤疮丙酸杆菌可水解皮脂中的甘油三酯为游离脂肪酸,刺激毛囊导管处角质形成细胞增殖与角化过度,后者使皮脂排泌受阻,当皮脂、角质栓等堆积在毛囊口时即形成粉刺。

2.人群特点:青少年时期较为常见,这与青春期内分泌变化有关,当然,成年人也可能因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患痤疮。男性和女性在青春期都可能受影响,生活方式方面,高糖饮食、熬夜、精神压力大等会加重痤疮。

3.表现特点:脸上的小疙瘩可表现为白头粉刺、黑头粉刺,炎症明显时可出现红色丘疹、脓疱等。

二、毛囊炎引起脸上小疙瘩

1.发病机制:毛囊炎是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可由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侵入毛囊,可引发炎症反应;真菌感染如马拉色菌感染,在油脂分泌旺盛等情况下易滋生导致毛囊炎。

2.人群特点: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油性皮肤人群油脂分泌多,更易发生毛囊炎。生活中不注意面部清洁、皮肤有损伤等情况易诱发。

3.表现特点:表现为以毛囊为中心的红色丘疹,有时顶端有白色脓疱,可伴有瘙痒、疼痛等症状。

三、接触性皮炎导致脸上小疙瘩

1.发病机制:是皮肤或黏膜接触某些外界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炎症反应。常见的致敏物质有化妆品、某些外用药、金属饰品等,机体接触这些致敏原后,引发Ⅳ型超敏反应等导致炎症。

2.人群特点:有过敏体质的人更易发生,使用新的化妆品、接触新的饰品等后易出现。

3.表现特点:接触部位出现红斑、丘疹,可伴有瘙痒、灼热感等,皮疹边界清楚,与接触部位一致。

四、湿疹造成脸上小疙瘩

1.发病机制: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内部因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等,外部因素如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食物等均可影响湿疹的发生。其发病机制涉及内在的免疫异常等多种因素。

2.人群特点: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病,过敏体质者易患,生活中接触过敏原、环境变化等易诱发。

3.表现特点:脸上可出现多形性皮疹,如红斑、丘疹、水疱等,急性期可有渗出倾向,慢性期则有肥厚、苔藓样变等,瘙痒剧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