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的症状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症状表现多样,根据病情轻重及皮损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种常见类型及相应表现:
一、非炎症性皮损
白头粉刺(闭合性粉刺):多为针头大小的白色丘疹,毛囊开口被角质细胞和皮脂堵塞,不易挤出内容物。好发于面部、额头等部位,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在儿童中也较为常见,若儿童面部出现此类小丘疹,需注意面部清洁及生活习惯调整,避免搔抓等刺激导致感染加重。
黑头粉刺(开放性粉刺):表现为明显扩大的毛孔中的小黑点,是由于毛囊口的角质栓暴露在空气中,被氧化后形成。常见于T区(额头、鼻子、下巴区域),青少年及年轻人群中较为多见,与青春期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口角化等因素相关,生活中高糖、高油饮食可能会加重皮脂腺分泌,从而促进黑头粉刺的形成。
二、炎症性皮损
丘疹:是痤疮炎症较轻的表现,为红色的小疙瘩,直径一般在1-5毫米左右,可伴有轻度疼痛或瘙痒感。可发生在面部、胸背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若出现丘疹,需关注是否有接触过敏原或皮肤感染等情况,及时排查可能诱因。
脓疱:在丘疹的基础上,顶端出现白色或黄白色的脓疱,周围有明显的红晕,触碰时可能有疼痛感。多见于青少年,与毛囊内痤疮丙酸杆菌等微生物感染有关,当皮肤卫生状况不佳时,更容易引发脓疱的形成,对于儿童脓疱性痤疮,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扩散。
结节:是较大的炎症性损害,直径大于5毫米,表现为隆起于皮肤表面的硬结,颜色可呈淡红色或暗红色,触之有痛感,可影响皮肤外观及功能。好发于面部、颈部等部位,成年人相对更易出现结节性痤疮,其发生与皮脂腺分泌过度、毛囊口角化严重以及炎症反应剧烈等多种因素相关,儿童出现结节性痤疮较为少见,但一旦出现需及时就医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囊肿:是一种含有脓液或血液的囊性损害,大小不一,触之有波动感,常伴有疼痛和炎症反应。囊肿性痤疮病情相对较重,愈合后可能会留下瘢痕,对皮肤外观影响较大。青少年及年轻成年人中发病率相对较高,与个体的内分泌水平、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儿童患囊肿性痤疮极其罕见,若有特殊情况需遵循儿科皮肤疾病的诊疗规范进行处理。
此外,痤疮还可能在愈合后留下色素沉着(红色或褐色的斑点或斑片)、瘢痕(包括凹陷性瘢痕和增生性瘢痕等)等后遗症,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在痤疮症状表现上可能因个体差异略有不同,但总体的皮损特点基本符合上述分类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