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治疗
1.鼻腔冲洗
-可用生理盐水或2.3%的高渗盐水进行鼻腔冲洗,能清除鼻腔内分泌物,改善鼻腔通气,适用于各年龄段患者,尤其儿童患者可在家长协助下进行,通过冲洗可减少鼻腔内病菌、过敏原等刺激物,减轻鼻腔黏膜炎症反应。
2.避免诱因
-对于有明确过敏原的患者,如花粉过敏者在花粉季尽量减少外出,或佩戴口罩;对于因空气污染导致副鼻窦炎的患者,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处于污染环境中,不同年龄人群需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儿童需在家长陪同下远离污染环境,减少对鼻腔黏膜的不良刺激。
二、药物治疗
1.鼻用糖皮质激素
-具有抗炎、抗水肿作用,可减轻鼻腔黏膜炎症反应,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适用于各年龄段患者,但儿童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选择合适的剂型和剂量,其能有效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减少鼻腔黏膜充血肿胀。
2.鼻用减充血剂
-可短期使用(一般不超过7天),如麻黄碱滴鼻液等,能减轻鼻黏膜充血肿胀,改善鼻腔通气,但儿童使用要特别谨慎,因为长期或不当使用可能导致药物性鼻炎等不良反应,需严格遵循医生建议使用。
3.抗生素
-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副鼻窦炎,如明确有细菌感染证据时可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等,不同年龄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儿童需根据体重等因素计算合适剂量,使用过程中需注意药物可能的不良反应,如过敏等情况。
三、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
-经过规范的药物治疗无效,或存在鼻息肉等情况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如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等,手术适用于成年患者及部分大龄儿童患者,儿童手术需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和收益,谨慎选择,手术目的是开放鼻窦窦口,清除病变组织,改善鼻窦引流。
2.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需定期进行鼻腔清理等后续治疗,不同年龄患者术后恢复过程中需注意休息,儿童患者家长要密切观察患儿术后情况,如鼻腔出血、疼痛等表现,按照医生要求进行鼻腔护理和复查,促进术腔黏膜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