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生素类消炎药
(一)青霉素类
常见药物如阿莫西林,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需注意使用前需进行青霉素皮试,有青霉素过敏史者禁用。儿童使用时需根据体重等调整剂量,但需严格遵循医嘱。
(二)头孢菌素类
分为不同代际,一代如头孢拉定,主要用于轻度感染;二代如头孢呋辛酯,抗菌谱更广;三代如头孢克肟,对革兰阴性菌作用较强。使用时同样需关注过敏情况,且不同代头孢菌素的抗菌谱和适用感染类型有差异,需在医生判断感染类型后合理选用。
(三)大环内酯类
例如阿奇霉素,常用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等感染。儿童使用时需注意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等反应,且用药疗程需遵循规范,避免不恰当使用导致耐药等问题。
二、非甾体抗炎药(兼具退热止痛作用,部分情况可辅助“消炎”相关症状缓解)
(一)对乙酰氨基酚
适用于儿童退热及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感冒发热、头痛等。需注意按照儿童体重精确计算剂量,避免过量使用导致肝损伤等,且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安全剂量范围不同,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嘱使用。
(二)布洛芬
可用于儿童退热及缓解疼痛,相较于对乙酰氨基酚,退热持续时间可能更长。同样需关注儿童年龄、体重对应的剂量,有消化道溃疡等病史的儿童使用需谨慎,可能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风险。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使用消炎药时,需充分考虑年龄因素,低龄儿童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善,药物代谢能力较弱,因此选用药物时更需谨慎,优先选择经过儿童临床试验验证且安全性较高的药物。同时,有药物过敏史的儿童需提前告知医生,避免使用过敏药物。在使用任何消炎药前,均应由医生明确感染类型(细菌、病毒等)后再合理选用,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产生等不良后果,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如加强护理、适当休息等)在感染初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