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伤发热怎么治疗

内伤发热是指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所导致的发热,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辨证论治

肝郁发热:表现为低热或潮热,常因情绪波动而加剧,精神抑郁,胁肋胀满,烦躁易怒,口干而苦,舌红苔黄,脉弦数。治疗以疏肝解郁、清肝泻热为主,可选用丹栀逍遥散加减。

血瘀发热:午后或夜晚发热,或自觉身体某些部位发热,口燥咽干,但不多饮,肢体或躯干有固定痛处或肿块,面色萎黄或晦暗,舌质青紫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或涩。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可选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血虚发热:发热,热势多为低热,头晕眼花,身倦乏力,心悸不宁,面白少华,唇甲色淡,舌质淡,脉细弱。治疗以益气养血为主,可选用归脾汤加减。

气虚发热:发热,热势或低或高,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剧,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易于感冒,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薄,脉细弱。治疗以补中益气、甘温除热为主,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阴虚发热: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不欲近衣,手足心热,烦躁,少寐多梦,盗汗,口干咽燥,舌质红,或有裂纹,苔少甚至无苔,脉细数。治疗以滋阴清热为主,可选用青蒿鳖甲汤加减。

2.针灸治疗

体针:取大椎、曲池、合谷、血海、三阴交等穴位,根据不同证型进行辨证取穴,采用补法或泻法。

耳针:取耳穴内分泌、肾上腺、皮质下等穴位,用王不留行籽或磁珠贴压,以达到调节脏腑功能、平衡阴阳的目的。

3.饮食疗法

内伤发热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多吃一些具有清热、养阴、益气、补血作用的食物,如鸭肉、甲鱼、百合、银耳、山药、大枣、枸杞等。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葱、蒜、羊肉、狗肉等,以免助热伤阴。

4.其他疗法

推拿按摩:可选取大椎、风池、曲池、合谷、血海、三阴交等穴位,进行按摩或推拿,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目的。

敷贴疗法:将一些具有清热、活血化瘀、止痛作用的中药敷贴于穴位或患处,如发热部位、涌泉穴等,以达到治疗目的。

心理治疗:内伤发热患者常伴有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缓解压力,提高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内伤发热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波动等,以利于疾病的康复。如果患者的症状较为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以便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