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调为基本病机,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热势轻重不一,但以低热为多,或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升高。其主要病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久病体虚:久病或重病之后,人体气血阴阳亏虚,或因出血、泄泻、呕吐等原因,导致气血阴精耗伤,使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阳气不能敛藏于阴分,从而引起发热。
2.饮食劳倦: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损伤脾胃,导致脾虚运化失职,气血生化乏源,日久则阴血亏虚,虚火内生,而引起发热。
3.情志失调:情志抑郁,肝气不舒,气郁日久化火,或暴怒伤肝,肝火内炽,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阳气内郁而发热。
4.外伤出血:跌打损伤,或手术、产后等原因,导致瘀血内阻,脉络不通,气血壅遏,瘀久化热,而引起发热。
内伤发热的基本病机为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阴阳失衡。主要涉及的脏腑有脾、胃、肝、肾等。其病理性质主要有虚实两端,且多以虚为主,但在病程中也可出现虚实夹杂的情况。
在诊断内伤发热时,需要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发热的特点、伴随症状、发病时间等。同时,还需要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明确病因、病位和病情的轻重。
治疗内伤发热,应根据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一般以补虚泻实为总则,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益气、养血、滋阴、清热等治法。同时,还应注意调理饮食、劳逸适度、保持心情舒畅等。
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志刺激。饮食上可适当食用一些具有滋补作用的食物,如鸡肉、鱼肉、蛋类、牛奶、大枣、桂圆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总之,内伤发热是一种常见的病证,需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法。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饮食起居,保持心情舒畅,以促进病情的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