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激素的药膏有哪些

一、糖皮质激素药膏的常见类型

(一)弱效糖皮质激素药膏

1.氢化可的松乳膏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炎症细胞的迁移和活化,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来发挥抗炎、抗过敏等作用。

-适用情况:可用于治疗轻度的过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例如,对于儿童因轻度接触过敏原引起的面部红斑、瘙痒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因为儿童皮肤相对薄嫩,弱效激素相对更安全,但也需严格遵循医嘱控制使用时间和范围。

(二)中效糖皮质激素药膏

1.糠酸莫米松乳膏

-作用机制:具有抗炎、抗过敏、止痒及减少渗出作用。它能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从而抑制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

-适用情况:适用于湿疹、神经性皮炎等。对于成人的慢性湿疹,若局部皮疹肥厚、瘙痒明显,可短期使用。但对于孕妇及哺乳期女性,使用需谨慎,因为目前虽尚无明确的致畸等严重证据,但仍需权衡利弊,在医生评估后使用。儿童使用时也需严格控制用量和部位,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影响生长发育等。

2.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

-作用机制:曲安奈德为中效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止痒作用;益康唑为抗真菌药,两者合用对伴有真菌感染或有真菌感染倾向的皮炎、湿疹等有较好疗效。

-适用情况:可用于治疗真菌合并细菌感染的皮肤疾病,如手足癣继发细菌感染等。但对于儿童,尤其是婴幼儿,使用时要注意避免接触眼睛等敏感部位,且不宜长期大面积使用,因为其中的激素成分可能对儿童皮肤产生一定影响,同时抗真菌药物也需注意可能的局部刺激等不良反应。

(三)强效糖皮质激素药膏

1.卤米松乳膏

-作用机制:具有强大的抗炎、抗过敏、收缩血管及止痒作用。通过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发挥多种抗炎效应。

-适用情况:适用于慢性肥厚性皮肤病,如慢性湿疹、银屑病等。但由于其强效性,一般不用于面部、腋窝、腹股沟等皮肤薄嫩部位,且成人使用时也需严格控制使用时间,避免引起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不良反应。对于儿童,强效激素药膏一般不建议使用,因为儿童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使用强效激素更易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只有在病情非常严重且其他治疗无效时,在医生严密监测下谨慎使用。

二、含激素药膏的使用注意事项

(一)不同人群差异

1.儿童

-儿童皮肤薄嫩,药物吸收相对较快,且生长发育尚未完全,使用含激素药膏时更需谨慎。应选择弱效或中效的激素药膏,严格控制使用部位(避免大面积、长期使用在皮肤薄嫩处如面部、会阴部等)和使用时间。例如,婴幼儿的尿布疹,若需使用含激素药膏,应选择弱效激素,且在皮疹改善后应及时停药,同时要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

2.孕妇及哺乳期女性

-孕妇使用含激素药膏需特别谨慎,虽然目前多数激素药膏在孕妇中的安全性证据有限,但一般来说,只有在病情确实需要,且受益大于潜在风险时才考虑使用。例如,严重的妊娠瘙痒症,可能在医生评估后谨慎使用弱效激素药膏。哺乳期女性使用含激素药膏时,药物可能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乳汁,影响婴儿,所以应尽量避免在乳头等部位使用强效或中效激素药膏,如需使用,应在用药后清洗乳头,并密切观察婴儿有无不良反应。

(二)使用部位

-皮肤薄嫩部位如面部、腋窝、腹股沟、会阴部等应避免使用强效及中效以上的激素药膏,因为这些部位的皮肤更易吸收激素,且更易出现激素相关不良反应,如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而对于四肢伸侧等相对厚韧的皮肤,在病情需要时可短时间使用中效激素药膏,但也需密切观察皮肤反应。

(三)不良反应监测

-使用含激素药膏过程中要密切监测皮肤反应,如是否出现皮肤变薄、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或减退、痤疮样皮疹等不良反应。若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停药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例如,长期使用激素药膏导致皮肤萎缩,表现为皮肤变薄、发亮,出现皱纹等,此时必须停止使用激素药膏,并采取相应的修复皮肤屏障等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