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音休息
声带息肉术后声带需要充分休息,一般建议术后两周内尽量少说话,避免大声喊叫、长时间交谈等。这是因为术后声带存在创面,过度用声会加重声带的损伤,影响创面愈合,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表达需求较强,更要特别注意家长引导其减少用声;成年人若因工作等原因必须用声,也应尽量轻声交流。
二、饮食注意
术后初期:术后6小时可进食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蛋羹等,避免过热食物,防止刺激声带血管扩张,加重局部充血水肿。儿童术后进食需格外注意温度和食物性状,防止呛咳;老年人胃肠功能相对较弱,要保证食物易于消化。
逐渐恢复后:可过渡到软食,如软面条、软米饭、鱼肉、豆腐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芥末等,以及过冷、过硬的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对咽喉部产生不良刺激,影响声带恢复。同时要戒烟戒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对咽喉黏膜产生刺激,不利于术后恢复。
三、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术后应注意漱口,可使用温盐水漱口,每天3-4次,以防止口腔内细菌滋生引发感染,进而影响声带恢复。儿童漱口时需家长协助,避免误吞漱口水;老年人若口腔活动不便,更要加强口腔清洁的护理。
四、环境要求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室内温度维持在20-25℃,湿度保持在50%-70%为宜。干燥的空气会刺激咽喉部黏膜,湿润的环境有利于声带的修复。儿童和老年人对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更为敏感,要特别留意室内环境的调节。
五、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术后声带恢复情况,如声音嘶哑是否逐渐减轻,有无呼吸困难等症状。若出现声音突然加重、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儿童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家长要多留意其呼吸、发声等情况;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一些基础疾病,病情变化可能较为隐匿,更要加强观察。
六、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
术后要避免接触有害气体、粉尘等刺激性物质,如工厂的废气、装修时的粉尘等,这些物质会刺激咽喉部,影响声带恢复。在雾霾天气时,尽量减少外出,若需外出可佩戴口罩。儿童和老年人的呼吸道更为脆弱,更要做好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