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45阳性”通常指的是乙肝五项检查中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体(HBeAb)和乙肝核心抗体(HBcAb)呈阳性。这一结果表明人体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但由于自身免疫系统的作用,已经清除了病毒,并且产生了保护性抗体,即乙肝表面抗体。
1.从大多数情况来看,245阳性人群体内存在乙肝表面抗体,该抗体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人体免受乙肝病毒的再次侵袭。许多研究显示,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越高,对机体的保护作用越强。一般认为,当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大于10mIU/ml时,对乙肝病毒具有免疫力。多数245阳性者的抗体滴度处于能提供有效保护的水平。
2.然而,说“245阳性终生免乙肝”并不绝对。一方面,随着时间推移,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可能会逐渐下降。有研究随访了部分245阳性人群,发现经过数年甚至数十年后,部分人的抗体滴度会降至10mIU/ml以下,此时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就会减弱。另一方面,极少数情况下,乙肝病毒可能发生变异,变异后的病毒可能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识别,即使体内存在乙肝表面抗体,也有可能再次感染乙肝。
二、相关衍生需求解释和延伸内容
1.对于245阳性人群,建议定期复查乙肝五项定量,监测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若抗体滴度下降接近10mIU/ml,可考虑接种乙肝疫苗加强针,以提高抗体滴度,增强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这一建议基于大量临床研究,接种加强针后,多数人的抗体滴度能再次升高至有效保护水平。
2.日常生活中,245阳性人群仍需注意预防乙肝传播。虽然自身感染风险相对较低,但乙肝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因此要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导致血液接触的物品;在性接触中做好防护措施;如果是育龄女性,孕期要做好母婴阻断相关检查和措施,防止将病毒传播给下一代。
三、治疗药物
由于245阳性一般意味着病毒已被清除,处于恢复期,通常无需抗病毒药物治疗。但如果在复查过程中发现乙肝病毒学指标异常,如乙肝病毒DNA阳性等,可能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常用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
四、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尚不完善,245阳性儿童同样需要定期监测抗体滴度。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接种乙肝疫苗加强针时,要密切关注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在生活中,要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接触可能被乙肝病毒污染的物品。
2.老年人: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245阳性的老年人更要重视定期复查。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一旦感染乙肝,病情可能进展更快,预后相对较差。日常生活中,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合理饮食,适当锻炼,增强免疫力。
3.孕妇:245阳性孕妇虽然一般不会将乙肝病毒传播给胎儿,但仍需在孕期进行规范的产前检查,监测乙肝相关指标。若孕期发现抗体滴度较低,可在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接种乙肝疫苗加强针,以确保孕期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保障母婴健康。
4.有基础疾病者:如患有糖尿病、艾滋病等疾病的人群,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可能受到影响,245阳性时,其抗体滴度下降可能更快,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相对更高。这类人群除了定期复查外,还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控制病情,以维持良好的免疫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