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物干预
心衰水肿严重时,利尿剂是常用治疗药物,如袢利尿剂(呋塞米等)可通过增加尿液排出减轻水肿,需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调整用药剂量及方案,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心功能、电解质等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利尿剂及调整用量。
二、病因控制
积极治疗导致心衰的基础病因至关重要,例如对于因冠心病引起的心衰,需通过改善心肌缺血等措施控制病情;若由高血压导致心衰,要有效控制血压,使血压维持在合理范围,从根源上减轻水肿发生的基础。
三、液体管理
严格控制液体入量,每日记录出入量,保持出入量平衡。同时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钠盐摄入量应控制在较低水平,一般建议<2克,避免水分潴留加重水肿。还需密切监测体重变化,体重每日增加超过2千克可能提示液体潴留加重,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生活方式调整
休息时可适当抬高下肢,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减轻下肢水肿。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位,定时变换体位,减少下肢静脉血液淤积。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使用利尿剂时需密切监测电解质,如血钾等,因为老年人电解质紊乱风险相对较高,防止出现低血钾等并发症,同时要关注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儿童:儿童心衰水肿应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如调整体位等,用药需格外谨慎,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安全原则,以患儿舒适度为考量,优先选择对儿童影响小的干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