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东西牙酸是怎么回事?

一、牙本质过敏导致吃东西牙酸

(一)原因及机制

牙本质过敏是吃东西牙酸最常见的原因。牙本质中有牙本质小管,当牙釉质遭受破坏,牙本质暴露时,外界刺激(如冷、热、酸、甜等)可通过牙本质小管传导至牙髓,引起牙髓神经纤维兴奋,产生酸感。例如,长期刷牙方法不正确(如横刷法)、牙龈退缩、磨损、楔状缺损等都可能导致牙釉质磨损,使牙本质暴露。

(二)不同人群特点及应对

儿童:儿童可能因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如刷牙不认真,导致牙釉质受损。家长应帮助儿童养成正确的刷牙习惯,使用软毛牙刷,教导其采用巴氏刷牙法,同时控制儿童食用过多甜食,减少牙本质过敏的发生风险。

成年人:成年人若有长期偏侧咀嚼习惯,会导致一侧牙齿磨损严重;长期饮用酸性饮料,如可乐等,也会腐蚀牙釉质。成年人应纠正不良习惯,避免长期饮用酸性饮料,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牙釉质问题并处理。

老年人: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牙龈萎缩,牙根暴露,牙本质小管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老年人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可使用抗敏感牙膏,这类牙膏中的成分可以封闭牙本质小管,减轻过敏症状。

二、龋齿引发吃东西牙酸

(一)原因及机制

龋齿是由于细菌感染等因素导致牙齿硬组织被破坏。当龋齿发展到中龋或深龋时,细菌产生的酸性物质会刺激牙髓,引起酸感。龋洞形成后,食物嵌入龋洞会刺激牙髓,产生酸痛。例如,细菌利用食物中的糖分发酵产酸,腐蚀牙齿。

(二)不同人群特点及应对

儿童:儿童龋齿多与饮食中糖分摄入过多且口腔清洁不及时有关。家长要控制儿童糖果、饮料等甜食的摄入,帮助儿童每天早晚刷牙,使用含氟牙膏有助于预防龋齿。

成年人:成年人龋齿可能与口腔卫生维护不佳、牙齿存在不易清洁的部位等有关。成年人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发现龋齿及时治疗,可通过补牙等方式恢复牙齿的外形和功能。

老年人:老年人龋齿可能还与唾液分泌减少有关,唾液有冲刷口腔、中和酸性物质的作用,唾液分泌减少会增加龋齿发生风险。老年人除了保持口腔清洁外,可适当增加唾液分泌,如咀嚼无糖口香糖等,同时及时治疗龋齿。

三、牙周炎导致吃东西牙酸

(一)原因及机制

牙周炎是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会导致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使牙根暴露,进而引起牙本质过敏,出现吃东西牙酸的情况。炎症还可能影响牙周支持组织,使牙齿松动,咀嚼时受力不均也会加重酸痛感。

(二)不同人群特点及应对

儿童:儿童患牙周炎相对较少,但也可能因口腔卫生差等原因引发。儿童牙周炎多与乳牙的局部刺激因素有关,如食物残渣堆积等。家长要帮助儿童清洁乳牙,保持口腔卫生,预防牙周炎发生。

成年人:成年人牙周炎与吸烟、口腔卫生不良、患有系统性疾病等因素有关。吸烟者患牙周炎的风险更高,成年人应戒烟,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进行牙周洁治,清除牙菌斑和牙结石,控制牙周炎发展,减轻牙酸症状。

老年人:老年人牙周炎发病率较高,与牙龈退缩、全身抵抗力下降等有关。老年人要加强口腔保健,定期进行牙周检查和治疗,可适当补充营养,增强身体抵抗力,维护牙周健康。

四、牙齿隐裂造成吃东西牙酸

(一)原因及机制

牙齿隐裂是牙齿表面出现的细微裂纹,常因咬合力过大、创伤等引起。裂纹可深入牙本质甚至牙髓,当受到酸甜等刺激时,会出现牙酸症状。例如,咬硬物时可能导致牙齿隐裂。

(二)不同人群特点及应对

儿童:儿童一般较少出现牙齿隐裂,但如果有咬过硬东西的情况也可能发生。家长要注意防止儿童咬过硬的物品,如坚果等,避免牙齿隐裂。

成年人:成年人由于饮食种类多样,咬合力较大,更容易出现牙齿隐裂。成年人应避免咬过硬的食物,如骨头等,发现牙齿有不适及时就医检查,若有隐裂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如充填、根管治疗等。

老年人:老年人牙齿可能本身存在一定的磨损等情况,再加上咬合力等因素,更容易出现牙齿隐裂。老年人要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过硬食物,定期口腔检查,早期发现牙齿隐裂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