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心药的常见类型
洋地黄类药物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钠-钾-ATP酶,使细胞内钠离子浓度升高,钾离子浓度降低,进而通过钠离子与钙离子的交换,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增强心肌收缩力。例如地高辛,它可以增加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和预后。有研究表明,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使用地高辛,能够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减少住院次数。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伴有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的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对于老年人,由于其肾功能减退,地高辛的排泄减少,容易发生中毒,所以在使用时需要密切监测血药浓度。同时,地高辛与一些药物如胺碘酮等合用时会增加中毒风险,需要谨慎。
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
β受体激动剂:如多巴胺,小剂量多巴胺可以激动多巴胺受体,扩张肾血管、肠系膜血管等,增加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中等剂量时可以激动β受体,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增加心输出量;大剂量时则激动α受体,引起血管收缩。多巴酚丁胺也是一种β受体激动剂,主要作用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适用于心肌梗死、心脏外科手术等引起的心力衰竭。在使用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等指标,因为它们可能会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不良反应。对于有心律失常病史的患者,使用时要更加谨慎。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如米力农,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Ⅲ,增加心肌细胞内cAMP含量,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增强心肌收缩力。米力农适用于短期静脉应用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发作或难治性慢性心力衰竭。但使用米力农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长期使用还可能增加患者的死亡率,所以一般不建议长期使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监测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等,对于有严重心律失常、低血压的患者要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