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交换功能
肺是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空气中的氧气通过呼吸进入肺部,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壁非常薄,且肺泡周围布满了毛细血管。氧气可以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则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排出体外。例如,在静息状态下,成年人每分钟约有4-6升的气体在肺内进行交换,这一过程保证了人体能够不断获得氧气以维持各项生命活动,同时排出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肺的气体交换能力有所差异,儿童由于肺组织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气体交换效率相对成年人较低;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肺组织弹性下降,肺泡壁变薄变脆,气体交换面积减少,气体交换能力也会逐渐减弱。长期吸烟的人群,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肺泡和支气管,影响气体交换功能,增加肺部疾病的发生风险,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有肺部基础疾病病史的人群,如哮喘患者,气道处于高反应状态,会影响气体在肺内的正常交换,导致呼吸困难等症状。
防御功能
肺具有多种防御机制来保护呼吸道和自身免受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害。呼吸道黏膜表面覆盖有黏液,黏液可以捕获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等异物,通过纤毛的摆动将黏液向咽部方向移动,最终通过咳嗽等方式排出体外。例如,正常情况下,呼吸道的纤毛每分钟可以摆动数千次,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此外,肺内还存在吞噬细胞,能够吞噬和清除进入肺内的病原体等有害物质。新生儿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肺的防御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而发生肺部感染;老年人的免疫功能有所下降,肺的防御机制也会随之减弱,对病原体的清除能力降低,更容易发生肺部感染性疾病。长期处于空气污染环境中的人群,肺的防御功能会受到挑战,因为过多的污染物会超出肺自身防御机制的清除能力,增加肺部炎症等疾病的发生几率。有过敏病史的人群,其肺的防御机制可能会对一些过敏原产生过度反应,引发过敏性哮喘等疾病,导致呼吸道黏膜水肿、黏液分泌增加,进一步影响肺的正常防御功能和气体交换功能。
代谢功能
肺也参与一些物质的代谢过程。例如,肺可以活化血管紧张素Ⅰ为血管紧张素Ⅱ,在调节血压等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肺还能代谢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如前列腺素等。不同性别之间,肺的代谢功能基本相似,但女性由于生理结构和激素水平的差异,在一些与激素相关的代谢方面可能会有细微不同。对于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如长期高脂饮食的人,肺的代谢负担可能会加重,因为过多的脂质代谢产物需要肺参与代谢处理,可能会影响肺的正常功能;而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如适量运动、合理饮食的人群,肺的代谢功能能够更好地维持正常,有助于保持肺的良好状态。有代谢性疾病病史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其体内的代谢紊乱可能会影响肺的代谢功能,进而增加肺部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如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时,病情往往较为复杂,治疗难度也相对较大。
神经内分泌功能
肺组织中存在多种神经内分泌细胞,能够合成和分泌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参与机体的生理调节。例如,肺可以分泌肺表面活性物质,肺表面活性物质由肺泡Ⅱ型细胞分泌,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它可以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防止肺泡在呼气时萎陷,维持肺泡的稳定性。早产儿由于肺泡Ⅱ型细胞发育不成熟,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不足,容易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不同年龄段的早产儿,其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的程度和对呼吸的影响程度不同,需要密切监测和适当干预。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肺的神经内分泌功能也会有所减退,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可能减少,导致肺泡弹性降低,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患有肺部神经内分泌肿瘤等疾病的人群,肺的神经内分泌功能会发生异常改变,可能会引起一系列内分泌相关的症状和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