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结核怎么确诊

盆腔结核的确诊主要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结核病病史、结核接触史、不洁性生活史、月经婚育史等。盆腔结核多继发于肺结核,部分患者可能有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或下腹坠痛、月经不调等妇科症状。

2.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妇科检查,了解盆腔内有无肿块、压痛等。此外,还可能进行全身检查,如肺部听诊、腹部触诊等,以发现潜在的结核病灶。

3.实验室检查:

结核菌检查:包括结核菌涂片、结核菌培养等。结核菌涂片阳性率较低,培养时间较长;结核菌培养阳性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血常规:部分患者可能有贫血、白细胞计数升高等表现。

血沉:血沉增快提示炎症活动,但特异性不高。

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升高提示炎症存在。

4.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包括胸片、腹部平片等,可发现肺部结核病灶。

超声检查:可了解盆腔内有无积液、肿块等。

CT或MRI:对盆腔结核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能更清楚地显示盆腔内组织结构。

腹腔镜检查:可直视盆腔内病变,并进行活检,对诊断有重要意义,但属于有创检查。

5.其他检查: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提示结核感染,但不能确诊盆腔结核。

结核抗体检测:有助于诊断盆腔结核。

病理检查:经腹腔镜或手术取得盆腔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如发现干酪样坏死或结核结节,可确诊盆腔结核。

需要注意的是,盆腔结核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单一检查结果可能不足以确诊。在怀疑盆腔结核时,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多种检查方法进行综合判断。此外,对于有结核病史或高危因素的患者,应高度警惕盆腔结核的发生。一旦确诊,应及时进行规范的抗结核治疗,以避免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