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检查评估
1.体格检查
-医生会首先进行乳房的体格检查,观察乳房的外观,包括乳房的大小、形状、皮肤有无橘皮样改变、有无乳头溢液、乳头有无凹陷等。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乳房的正常表现有所差异,年轻女性乳房可能相对柔软且腺体丰富,而老年女性乳房可能有萎缩等改变。通过体格检查可以初步发现乳房的异常情况,但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期别。
2.影像学检查
-乳腺超声: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乳腺内的肿块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等情况,还能观察腋窝及锁骨上淋巴结的情况。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高脂饮食、有乳腺疾病家族史的人群,超声检查能更敏感地发现早期病变。超声检查无辐射,对各年龄段人群都比较适用,尤其适合年轻女性、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等不适合进行X线检查的人群。
-乳腺X线摄影(钼靶):钼靶检查对于发现乳腺内的微小钙化灶具有独特优势,是乳腺癌筛查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对于致密型乳腺(年轻女性和哺乳期女性乳腺多为致密型),钼靶的诊断价值会受到一定影响。一般建议40岁以上女性每年进行一次钼靶检查,而对于有乳腺癌高危因素(如有乳腺癌家族史、既往有乳腺不典型增生等)的人群,可能需要更早开始并更频繁地进行钼靶检查。
-乳腺磁共振成像(MRI):MRI对乳腺病变的敏感性较高,尤其对于多中心、多灶性病变以及假体植入乳房的评估有优势。但MRI检查费用较高,且有一定的禁忌证(如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等)。对于有乳腺癌高危因素且乳腺X线和超声检查难以明确诊断的人群,可考虑进行乳腺MRI检查。
二、肿瘤病理学分期(TNM分期)
1.T(原发肿瘤)分期
-Tx:原发肿瘤不能评估。
-T0:无原发肿瘤证据。
-Tis:原位癌,包括导管内癌、小叶原位癌及乳头Paget病伴导管原位癌,但不伴有浸润。
-T1:肿瘤最大径≤2cm。T1a为肿瘤最大径>0.1cm,≤0.5cm;T1b为肿瘤最大径>0.5cm,≤1cm;T1c为肿瘤最大径>1cm,≤2cm。
-T2:肿瘤最大径>2cm,≤5cm。
-T3:肿瘤最大径>5cm。
-T4:肿瘤大小不论,直接侵犯胸壁和(或)皮肤。T4a为侵犯胸壁(不包括胸肌);T4b为乳房皮肤水肿(包括橘皮样改变)、溃疡或同侧乳房皮肤卫星结节;T4c为T4a和T4b同时存在;T4d为炎性乳腺癌。
2.N(区域淋巴结)分期
-Nx:区域淋巴结不能评估。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可活动。
-N2: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互相融合或与其他组织固定;或临床上发现有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但无腋窝淋巴结转移证据。N2a为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互相融合或与其他组织固定;N2b为临床上发现有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但无腋窝淋巴结转移证据。
-N3: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腋窝淋巴结转移;或临床上发现有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伴腋窝淋巴结转移;或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腋窝或内乳淋巴结转移。N3a为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腋窝淋巴结转移;N3b为临床上发现有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伴腋窝淋巴结转移;N3c为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3.M(远处转移)分期
-Mx:不能评估有无远处转移。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根据TNM分期的不同组合,乳腺癌可分为0期、Ⅰ期、Ⅱ期、Ⅲ期、Ⅳ期等不同期别。例如,T1N0M0为Ⅰ期乳腺癌,T3N1M0为Ⅱ期乳腺癌,T4N2M0为Ⅲ期乳腺癌,M1任何T任何N为Ⅳ期乳腺癌。
三、特殊人群的期别判断考虑
1.妊娠期乳腺癌
-妊娠期乳腺癌的期别判断与非妊娠期基本相同,但需要考虑妊娠对检查和治疗的影响。由于妊娠期乳腺组织的生理性变化,影像学检查可能会受到一定干扰。例如,乳腺超声在妊娠期仍可较为准确地评估乳腺肿块情况,但钼靶检查因辐射可能对胎儿有影响,需谨慎选择。在判断期别时,要综合考虑妊娠阶段、肿瘤本身的T、N、M情况,同时要权衡治疗对胎儿和母亲的影响。
2.老年乳腺癌
-老年乳腺癌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理机能与年轻患者有所不同。在体格检查时,要注意老年人可能存在的其他基础疾病对乳房检查的干扰。影像学检查方面,老年女性乳腺多为脂肪型,钼靶检查的诊断价值相对较高。在判断期别时,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全身状况,如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因为这可能会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进而间接影响对期别判断后治疗效果的预期。例如,对于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较大手术或强烈化疗的老年患者,在确定期别后,治疗方案的选择会更倾向于相对温和的方式,但期别本身的判断仍遵循上述的TNM分期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