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和器官引发的疾病。例如类风湿关节炎,主要累及关节,导致关节肿胀、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在其中起一定作用,携带某些基因的人群患病风险相对较高;系统性红斑狼疮可累及皮肤、肾脏、血液等多个系统,患者面部常出现蝶形红斑,肾脏受累时会出现蛋白尿等症状,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可能与雌激素等因素有关。
二、免疫缺陷病
1.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先天性B细胞免疫缺陷,如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儿由于B细胞发育障碍或功能异常,血清中各类免疫球蛋白显著降低,极易反复发生细菌性感染,多在婴幼儿期发病,男性多见,因为该病遗传方式多为X连锁隐性遗传。
-先天性T细胞免疫缺陷,如DiGeorge综合征,是由于胚胎期第3、4咽囊发育异常,导致T细胞发育不全,患儿常出现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易反复发生病毒、真菌等机会性感染,同时伴有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先天性心脏畸形等。
2.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感染因素,如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HIV主要攻击CD4+T细胞,导致细胞免疫严重受损,患者会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
-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等,肿瘤细胞可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使患者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
-营养不良,长期营养不良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导致免疫细胞数量减少、活性降低,易发生感染性疾病。
三、超敏反应性疾病
1.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过敏性休克,最严重的Ⅰ型超敏反应,常见于药物(如青霉素)、血清制剂等过敏,患者可在接触过敏原后数分钟内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昏迷等症状,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患者接触过敏原后,气道出现高反应性,导致支气管痉挛、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出现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儿童和青少年发病率相对较高,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如过敏原暴露、空气污染等)有关。
2.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输血反应,多为ABO血型不合引起,当供血者红细胞表面的抗原与受血者血清中的抗体相遇时,会发生红细胞凝集、溶解,导致溶血反应,出现发热、寒战、黄疸、血红蛋白尿等症状。
-新生儿溶血病,常见于母子ABO血型不合或Rh血型不合,母亲体内的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破坏胎儿红细胞,导致胎儿出现溶血,表现为黄疸、贫血等,Rh阴性母亲孕育Rh阳性胎儿时易发生。
3.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血清病,通常发生在注射动物血清后1-3周,由于体内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在血管壁、关节滑膜等部位,引起血管炎、关节炎等,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蛋白尿等症状。
-类风湿关节炎,部分学者认为其发病与Ⅲ型超敏反应有关,免疫复合物沉积在关节滑膜等部位,引起慢性炎症,导致关节病变。
4.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接触性皮炎,是由于接触某些过敏原(如油漆、化妆品、某些植物等)后,过敏原与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结合形成抗原,刺激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导致接触部位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瘙痒等症状。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反应,是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抗原产生的Ⅳ型超敏反应,通过注射结核菌素后,局部出现红肿硬结等反应,可用于结核病的辅助诊断和卡介苗接种效果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