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高血压病是指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它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可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造成损害。
二、病因
(一)遗传因素
约60%的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遗传因素在高血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若父母均患高血压,子女发病风险明显增高。
(二)环境因素
1.饮食:高钠饮食是重要危险因素,钠盐摄入过多会导致体内钠水潴留,增加血容量,升高血压;而钾、钙摄入不足也可能影响血压。
2.精神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等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血压升高。
3.其他: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吸烟、缺乏体力活动等均与高血压发病相关。
三、分类
(一)原发性高血压
占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病因尚不明确,是遗传与环境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二)继发性高血压
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如肾小球肾炎、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去除病因后血压可恢复正常。
四、症状
多数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视物模糊、鼻出血、胸闷、乏力等,还可能因靶器官损害出现相应表现,如肾功能损害时可出现夜尿增多等。
五、诊断
主要依靠血压测量,需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方可诊断。同时需排查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如进行肾功能检查、肾上腺超声或CT等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
六、治疗原则
(一)生活方式干预
1.饮食:采用低盐饮食,每日钠盐摄入应<6g,增加钾、钙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
2.运动: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
3.戒烟限酒:吸烟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应戒烟;过量饮酒会升高血压,应限制饮酒量。
4.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态平和,可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
(二)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但具体药物使用需遵循个体化原则,由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开具。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老年人
老年人高血压常伴有动脉硬化,血压波动较大,降压治疗应缓慢进行,避免血压骤降引起重要脏器灌注不足,需定期监测血压,调整治疗方案。
(二)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高血压需密切监测血压及胎儿情况,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降压药物,如拉贝洛尔等,同时注意休息、保证营养。
(三)儿童
儿童高血压多为继发性,需积极查找病因,如肾动脉狭窄、内分泌疾病等,治疗上优先非药物干预,必要时谨慎选择降压药物,避免低龄儿童使用不恰当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