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中晚期胎停育的原因有哪些

一、胎儿因素

1.染色体异常:胎儿自身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是孕中晚期胎停育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常情况下,胎儿的染色体要遵循一定的遗传规律,如果出现染色体数目增多(如21-三体、18-三体等)或结构异常,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导致胎停育。这种情况与胎儿自身的遗传物质异常有关,是随机发生的,没有特定的性别倾向,但高龄孕妇(年龄≥35岁)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会明显升高,因为随着孕妇年龄增长,卵子质量下降,染色体发生畸变的概率增加。

二、母体因素

1.母体全身性疾病

-高血压:孕妇患有慢性高血压且控制不佳时,会影响胎盘的血液灌注。高血压会使血管收缩,导致胎盘血流减少,胎儿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供应,从而增加胎停育的风险。一般来说,血压越高,对胎盘血流的影响越严重,孕妇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并积极控制血压水平。

-糖尿病:无论是孕前就患有糖尿病还是孕期发生的妊娠期糖尿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高血糖环境会影响胎盘的微血管,导致胎盘功能受损。胎儿长期处于高血糖环境中,会引起胎儿代谢紊乱、器官发育异常等,进而引发胎停育。患有糖尿病的孕妇需要严格控制血糖,将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降低胎停育的风险。

-心脏病:孕妇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其他类型的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时,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无法为胎儿提供足够的血液供应。胎儿在宫内得不到充足的氧供和营养物质,就容易发生胎停育。心功能较差的孕妇需要在孕期密切监测心功能情况,必要时进行相应的治疗和干预。

2.母体生殖系统异常

-子宫畸形:如单角子宫、双角子宫、纵隔子宫等。子宫畸形会影响子宫的宫腔形态和内膜环境,导致胚胎着床和发育的空间不足,或者内膜血供不佳,从而增加胎停育的几率。例如纵隔子宫,纵隔会占据部分宫腔空间,影响胚胎的正常着床和生长,这类孕妇可能需要在孕前或孕早期进行相应的子宫畸形矫正手术,以改善妊娠结局。

-宫颈机能不全:多见于多次流产史或宫颈手术史的孕妇。在孕中晚期,由于宫颈机能不全,宫颈无法维持正常的形态和张力,会出现宫颈口扩张,导致胎儿排出,引起胎停育。对于有宫颈机能不全高危因素的孕妇,可能需要在孕中期进行宫颈环扎术,以加强宫颈的支撑能力,维持妊娠。

3.免疫因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孕妇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时,体内会产生自身抗体,这些抗体可能会攻击胎盘组织,破坏胎盘的免疫耐受,导致胎盘血管炎,影响胎盘的血液灌注和营养物质的传递,从而引发胎停育。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孕妇需要在孕前和孕期密切监测自身抗体水平,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免疫调节治疗,以控制病情,降低胎停育风险。

-同种免疫异常:孕妇和胎儿之间的免疫不适应,如封闭抗体缺乏等。封闭抗体可以抑制母体免疫系统对胎儿的攻击,如果封闭抗体缺乏,母体免疫系统会将胎儿视为异物进行攻击,导致胚胎着床失败或胎停育。对于存在同种免疫异常的孕妇,可能需要进行免疫治疗,如淋巴细胞免疫治疗等。

三、胎盘因素

1.胎盘早剥: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胎盘早剥会导致胎盘的血液供应中断,胎儿急性缺氧,严重时可引起胎停育。胎盘早剥的发生可能与孕妇外伤、高血压、血管病变等因素有关,孕妇如果出现阴道流血、腹痛等症状,需要高度警惕胎盘早剥的可能,及时就医。

2.胎盘梗死:胎盘局部发生梗死灶,会影响胎盘的物质交换功能。胎盘梗死的原因可能与胎盘血管病变、血栓形成等有关,梗死灶会使胎儿获取营养和氧气的途径受阻,从而增加胎停育的风险。通过超声检查等可以发现胎盘梗死的情况,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评估和处理。

四、环境因素

1.化学物质接触:孕妇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苯、甲醛、农药等。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会通过呼吸道、皮肤等途径进入母体体内,干扰胎儿的正常发育,导致胎停育。例如,在装修新居中,如果室内甲醛超标,孕妇长期居住其中,就可能增加胎停育的风险。孕妇应尽量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居住环境要保持通风良好,减少化学物质的暴露。

2.辐射暴露:长期处于高辐射环境中,如接受过量的医用辐射、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等。辐射会损伤胎儿的细胞,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增加胎停育的发生几率。孕妇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辐射暴露,如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要严格遵循医疗操作规范,确保辐射剂量在安全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