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期治疗
(一)一般治疗
1.监护:患者需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对于有严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需持续监测有创动脉血压。
2.镇痛:迅速给予强效镇痛药物,如吗啡等,以缓解患者剧烈疼痛,防止因疼痛引起的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加重主动脉夹层病情。
3.控制血压和心率
-降压:将收缩压迅速降至100-120mmHg左右。常用药物有硝普钠,通过静脉给药,能迅速降低血压;也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艾司洛尔等,在降低血压的同时还能降低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从而减轻对主动脉的压力。对于存在β受体阻滞剂禁忌证的患者,可考虑使用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等。
-降心率:目标心率通常控制在60-70次/分钟左右,β受体阻滞剂是常用的降心率药物,通过阻断β受体,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
二、手术治疗
(一)传统开放手术
1.适应证:适用于许多复杂类型的主动脉夹层,如累及升主动脉的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等。手术需要切开胸或腹部,暴露主动脉,进行人工血管置换等操作。例如,对于升主动脉夹层合并主动脉瓣反流的患者,可能需要同时进行主动脉瓣置换和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
2.手术风险:手术风险相对较高,可能出现出血、感染、神经系统并发症等。手术风险与患者的年龄、基础健康状况、夹层累及范围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高龄患者、合并其他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手术风险更高。
(二)腔内修复术(TEVAR)
1.适应证:对于部分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等适合的患者可考虑腔内修复术。该手术是通过血管穿刺,将带膜支架输送至主动脉夹层病变部位,利用支架隔绝夹层,恢复主动脉的正常血流。例如,对于远端累及降主动脉且没有严重弓部病变的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腔内修复术是一种重要的治疗选择。
2.优势与局限性:腔内修复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如累及升主动脉、弓部病变复杂等情况不适合该手术。术后需要密切监测内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三、术后治疗与随访
(一)术后治疗
1.一般处理:患者术后继续监测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血氧等。根据患者情况调整降压、降心率药物的使用。
2.并发症防治: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出血、感染、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如出现感染,需使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采取相应的肾脏保护措施,如调整液体入量、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等。
(二)随访
1.影像学随访:术后需要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如主动脉CTA等,以评估支架位置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内漏等情况。一般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等需要进行影像学随访,之后可根据情况适当延长随访间隔。
2.长期管理:患者需要长期控制血压、血脂等指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适量运动、合理饮食等。对于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者,需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以降低主动脉夹层复发等风险。特殊人群方面,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术后恢复可能更缓慢,需要更加密切的监测和精心的护理;女性患者在治疗和随访中也需要关注其特殊的生理情况对病情的影响,如激素水平变化等可能对血压等产生的影响;有长期吸烟史的患者,术后必须严格戒烟,因为吸烟会加重血管损伤,增加主动脉夹层复发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