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与组织来源
脂肪瘤:是由脂肪细胞异常增生聚集形成的良性肿瘤,主要由成熟脂肪组织构成。
纤维瘤:是来源于纤维结缔组织的良性肿瘤,由纤维细胞等组成。
二、临床表现差异
脂肪瘤:多见于皮下,好发于肩、背、颈、乳房和腹部等部位,外观多为扁圆形或分叶状,边界清晰,质地柔软,可推动,一般生长缓慢,通常无明显症状,若瘤体较大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产生相应不适。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生,性别差异不显著,生活方式一般不直接决定脂肪瘤发生,但肥胖人群相对更易出现。有相关研究显示,脂肪瘤的发生可能与遗传等因素有一定关联。
纤维瘤: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的纤维组织,瘤体一般较小,直径多在1-3厘米左右,表面光滑,质地较硬,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活动度较好,生长缓慢,部分纤维瘤可能会有疼痛等不适症状。不同年龄均可发病,性别差异不突出,生活方式对其影响不直接,有家族性纤维瘤病等相关遗传倾向的情况存在。
三、影像学表现区别
脂肪瘤:在超声检查下,表现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团块,内部回声均匀,由于脂肪的特性,其声像图具有一定特征性;在CT检查中,脂肪瘤呈低密度影,CT值多在-80~-120HU之间,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MRI检查时,脂肪瘤在T1加权像、T2加权像上均表现为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上信号明显减低。
纤维瘤:超声检查显示为中等回声或稍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晰,内部回声欠均匀;CT检查表现为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影,密度相对均匀;MRI检查上,T1加权像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加权像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时多为轻中度强化。
四、组织病理学区别
脂肪瘤:显微镜下可见成熟的脂肪细胞呈片状排列,细胞大小较为一致,胞质内含有脂肪空泡,细胞核被挤向细胞一侧,类似戒指样改变。
纤维瘤:镜下可见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纤维细胞排列成束状或编织状,细胞间有多少不等的胶原纤维,细胞核呈长梭形,大小形态较一致,核分裂象少见。
五、治疗原则
脂肪瘤:一般较小且无症状的脂肪瘤无需特殊治疗,定期观察即可;若瘤体较大,影响美观或压迫周围组织,可考虑手术切除,手术相对简单,预后良好。不同年龄患者手术风险有所不同,儿童患者手术需更加精细操作以减少创伤,老年患者需评估全身状况后决定手术方案。生活方式上,术后康复期合理调整饮食、适度运动有助于身体恢复。
纤维瘤:较小且无症状的纤维瘤可随访观察;若纤维瘤有增大趋势或出现疼痛等不适症状,或怀疑有恶变可能时,需手术切除。儿童纤维瘤手术要考虑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女性纤维瘤患者在孕期等特殊时期需密切观察纤维瘤变化,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处理方式。手术切除后一般预后较好,但少数纤维瘤有复发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