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节症状
1.晨僵
-多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初期会出现晨僵现象,表现为早晨起床后关节部位僵硬、活动受限,一般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这种晨僵与关节炎症导致的滑膜充血、水肿以及关节腔积液等有关,随着病情进展,晨僵持续时间可能会延长。对于儿童患者,晨僵可能表现为晨起时关节活动不灵活,影响日常的穿衣、洗漱等活动;女性患者可能在月经前后晨僵症状可能会有一定变化,但总体机制类似。
2.小关节受累
-初期常累及手指小关节,多为对称性,如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等首先出现症状。患者会感觉手指关节肿胀、疼痛,逐渐可能出现手指的畸形改变,如梭形肿胀等。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从事手部精细工作的人群,如钢琴演奏者等,初期可能更容易出现手指小关节的症状,因为手部关节长期处于劳损状态,增加了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风险。
二、全身症状
1.疲劳乏力
-很多患者在初期会感到全身疲劳、乏力,即使经过休息也难以缓解。这种疲劳可能与炎症反应导致的身体代谢紊乱、营养物质消耗以及身体的慢性应激状态有关。对于老年患者,本身身体机能处于衰退阶段,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疲劳可能会加重其生活负担,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年轻女性患者可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因为疲劳乏力而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2.低热
-部分患者初期会出现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左右。这是由于炎症反应激活了体内的免疫细胞,释放炎性介质,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引起的。儿童患者出现低热时需要特别关注,因为儿童的体温调节系统相对不稳定,低热可能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需要及时就医评估。
三、其他症状
1.关节外表现的初期迹象
-少数患者初期可能出现关节外的一些表现,如皮肤出现类风湿结节的初期可能表现为皮下的小硬结,一般无明显疼痛,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增大。对于有家族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的人群,出现初期症状时更应警惕,因为遗传因素增加了患病风险,需要密切观察自身关节及全身症状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如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等检测,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