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危害有哪些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围绝经期综合征多发生于45-55岁的女性,近年来有发病年轻化的趋势。其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心血管系统疾病:围绝经期综合征可能会导致血脂代谢异常,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进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如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律失常等。

2.骨质疏松: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导致骨量丢失,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容易发生骨折。

3.泌尿生殖道症状: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导致泌尿生殖道黏膜变薄、萎缩,出现阴道干涩、性交疼痛、尿频、尿急、尿失禁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

4.精神神经症状: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烦躁、焦虑、抑郁、失眠等精神神经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5.阿尔茨海默病:围绝经期综合征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会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总之,围绝经期综合征对女性的健康有较大的危害,需要引起重视。女性在围绝经期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心情愉悦,同时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