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多发生于45-55岁女性,其主要症状有:
1.月经紊乱:是围绝经期综合征出现最早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持续时间长及经量增多或减少。
2.血管舒缩症状:主要表现为潮热,是雌激素降低的特征性症状。潮热起自前胸,涌向头颈部,然后波及全身,少数妇女可有面部或颈部皮肤发红,紧接着爆发性出汗,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发作频率每天数次至数十次。夜间或应激状态易促发。
3.精神神经症状:围绝经期妇女可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激动易怒、焦虑不安或情绪低落、抑郁、不能自我控制等情绪症状。
4.其他:围绝经期妇女还可能出现骨关节痛、骨质疏松、心悸、皮肤蚁走感等症状。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此外,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心理因素等也可能对其产生影响。
对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增加运动,保持心情愉悦。
2.激素替代治疗:适用于有雌激素缺乏症状的围绝经期妇女,可缓解症状,预防骨质疏松等疾病。
3.其他治疗:如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可缓解精神神经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和严重程度因人而异,治疗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如果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家人和社会也应给予围绝经期妇女更多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