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综合征又称更年期综合征,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
围绝经期综合征多发生于45~55岁女性,由于此时期妇女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导致雌激素水平下降,从而出现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其常见症状主要包括:
月经紊乱:是围绝经期综合征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经期持续时间长及经量增多或减少。
血管舒缩症状:主要表现为潮热,是雌激素降低的特征性症状。潮热可反复出现,每天数次甚至数十次,每次持续数秒至数分钟。此外,还可能出现夜间盗汗、心悸、头晕等症状。
精神神经症状: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激动易怒、焦虑、抑郁、记忆力减退等。
其他:还可能出现骨关节痛、骨质疏松、皮肤干燥、性交困难等症状。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心理疾病。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医生一般会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评估,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同时,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情,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生活方式调整、激素替代治疗等。
对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预防,建议女性在围绝经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此外,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也有助于预防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