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孕39周左右较为适宜
孕39周时胎儿各器官已基本发育成熟,肺脏是最后成熟的器官,孕39周后胎儿肺表面活性物质生成充足,出生后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风险降低。从大量临床研究来看,在妊娠39周进行剖腹产,能使新生儿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相对降低。比如一些大型队列研究显示,孕39周剖腹产的新生儿窒息率、肺炎发生率等较孕38周及之前剖腹产的新生儿更低。
二、过早剖腹产的弊端
对胎儿的影响:若在孕37周前剖腹产,属于早产。此时胎儿肺部等器官可能尚未完全成熟,出生后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几率明显增高,还可能出现颅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多种并发症。例如有研究统计,孕37周前剖腹产的新生儿中,约15%会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而孕39周后这一比例可降至5%以下。
特殊人群情况:对于存在妊娠合并症的孕妇,如妊娠高血压疾病等,如果过早剖腹产,胎儿可能因在宫内发育受疾病影响本就处于相对不成熟状态,加上提前出生,会进一步增加不良预后的风险。比如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孕37周前剖腹产的胎儿,其远期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等风险高于孕39周后剖腹产的胎儿。
三、过晚剖腹产的风险
对胎儿的影响:孕41周后还未分娩属于过期妊娠,此时胎盘功能可能逐渐减退,会导致胎儿在宫内出现缺氧的风险增加,如发生胎心率异常等情况。有研究表明,过期妊娠时胎儿窘迫的发生率较孕39-40周剖腹产的胎儿高2-3倍。
对孕妇的影响:过期妊娠还可能增加孕妇难产、剖宫产术中出血等风险。因为随着孕周增加,胎儿过大等情况可能发生,使得剖腹产手术难度增大,出血几率增加。比如孕41周后剖腹产的孕妇,术中出血量多于孕39周左右剖腹产的孕妇。
四、个体差异的考虑
虽然一般建议孕39周左右进行剖腹产,但也存在个体差异情况。比如孕妇合并有某些特殊疾病,如严重的心脏病,心功能处于较差状态,可能需要根据孕妇的心功能情况、胎儿在宫内的状况等综合评估剖腹产的时间,可能需要适当提前或延后,但也会在保障孕妇和胎儿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选择相对合适的时机。对于双胎妊娠等特殊的妊娠情况,剖腹产的适宜时间也会有所不同,通常会综合两个胎儿的发育情况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合适的剖腹产时间,一般会建议在孕38-39周左右进行剖腹产,以降低双胎妊娠相关的新生儿并发症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