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旧性骨折定义

陈旧性骨折是指骨折后的时间较长,一般超过3周,骨折断端的血肿已机化并形成纤维连接,骨膜亦逐渐增生,骨折断端已被纤维组织或骨痂所连接。以下是关于陈旧性骨折的一些严肃医疗知识:

1.诊断:

X光检查:X光检查是诊断陈旧性骨折的主要方法。它可以显示骨折端的形态、位置和愈合情况。

其他检查: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检查方法,如CT、MRI等,以更全面地了解骨折的情况。

2.治疗:

无明显症状:如果陈旧性骨折没有明显的症状,如疼痛、畸形或功能障碍,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医生可能会建议定期复查X光,以监测骨折的愈合情况。

有症状:如果陈旧性骨折导致疼痛、畸形或功能障碍,治疗方法将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

手法复位:通过手法将骨折断端重新对齐,并使用外固定或内固定装置固定。

手术治疗:对于复杂的陈旧性骨折,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切开复位、植骨等。

康复治疗:无论采用哪种治疗方法,康复治疗都非常重要。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运动治疗、康复训练等,以帮助恢复骨折部位的功能和力量。

3.预防:

早期治疗:对于骨折,应及时进行正确的治疗,避免骨折端移位和畸形愈合。

注意休息:在骨折愈合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和负重,以免影响骨折的愈合。

合理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有助于骨折的愈合。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X光复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注意事项:

避免再次受伤:在骨折愈合期间,应避免再次受伤,尤其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撞击。

注意保护骨折部位:在骨折未愈合之前,应注意保护骨折部位,避免受到外力的影响。

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康复:治疗和康复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不要自行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

总之,陈旧性骨折需要引起重视,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也应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恢复功能。对于老年人、骨质疏松患者等高危人群,应更加注意预防骨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