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旧性骨折定义

陈旧性骨折是指骨折后的时间较长,一般超过3周,骨折断端的纤维连接和原始骨痂形成已经比较稳定。以下是关于陈旧性骨折的一些信息:

1.定义:陈旧性骨折是指骨折后3周以上的骨折,此时骨折断端已经形成纤维连接和原始骨痂,但骨折断端的稳定性和愈合情况可能不如新鲜骨折。

2.临床表现:

疼痛:骨折断端可能会出现疼痛,尤其是在活动或负重时。

肿胀:骨折断端周围可能会出现肿胀,这是由于炎症反应引起的。

活动受限:由于疼痛和肿胀,患者可能会出现活动受限,尤其是在骨折断端附近的关节。

畸形:如果骨折断端移位较大,可能会出现畸形,如缩短、旋转或成角畸形。

3.诊断方法:

X线检查:X线检查是诊断陈旧性骨折的主要方法,可以观察骨折断端的位置、形态和愈合情况。

CT检查:CT检查可以更清楚地显示骨折断端的细节,有助于评估骨折的严重程度。

MRI检查:MRI检查可以观察骨折断端周围的软组织情况,有助于诊断是否存在神经、血管损伤。

4.治疗方案:

保守治疗:对于无明显移位的陈旧性骨折,可以采用保守治疗,如石膏固定、支具固定等。

手术治疗:对于有明显移位或不稳定的陈旧性骨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康复治疗:骨折愈合后,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运动治疗等,以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

需要注意的是,陈旧性骨折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选择,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陈旧性骨折的愈合时间可能会较长,患者需要耐心配合治疗,同时注意休息和营养,以促进骨折的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