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复苏步骤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具体步骤如下:

1.快速评估:在娩出后立即进行,包括评估新生儿的呼吸、心率、肤色等。如果新生儿有呼吸或心率>100次/分,肤色红润,那么只需进行常规护理。如果新生儿无呼吸或心率<100次/分,肤色苍白或青紫,那么需要立即进行复苏。

2.初步复苏:用温热干毛巾揩干头部及全身,减少散热。摆好体位,肩部垫高2~3cm,使颈部轻微伸仰。在新生儿呼吸心搏骤停时,通常采用“托背法”,使新生儿仰卧在急救者的前臂上,头部略低于躯干,手握住新生儿的两腿,同时用另一手的手掌根部用力叩击新生儿的两肩胛之间,每秒一次,共五次,促使新生儿呼吸道的黏液和羊水排出。

3.刺激:用手拍打或手指弹患儿的足底或摩擦患儿的背部2次以刺激呼吸。如果仍然没有呼吸,需要进行正压通气。

4.正压通气:采用新生儿复苏囊和面罩进行正压通气。将新生儿仰卧,头轻度后仰,用手指清除口、鼻分泌物。左手持复苏囊,将面罩罩住新生儿口鼻,右手挤压复苏囊,使氧气进入新生儿肺部,频率为40~60次/分,潮气量为3~5ml/kg。通气时可见胸廓起伏。如通气有效,心率应增加,肤色转红。如通气无效,心率持续<60次/分,须检查面罩和气道是否密闭,是否有足够的压力维持有效通气,必要时可给予胸外按压。

5.胸外按压:双拇指法:双手拇指并排或重叠于患儿两乳头连线中点下1/3处,其他手指围绕胸廓托在后背。双手示指、中指按压双乳头连线中点下1/3处,每按压3次,正压通气1次。按压深度为胸廓前后径的1/3,频率为90次/分左右。按压与通气比例为3:1。

6.药物治疗:如果经过以上步骤,新生儿的心率仍然<60次/分,或者出现严重的酸中毒(pH<7.20),需要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有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

7.评估:在复苏过程中,需要不断评估新生儿的心率、呼吸、肤色等情况,以调整复苏方案。复苏成功的标志是新生儿心率>100次/分,呼吸规则,肤色红润,哭声响亮。

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窒息复苏是一个紧急而复杂的过程,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如果遇到新生儿窒息的情况,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