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活作息规范
1.保证充足睡眠,每日建议睡眠时长7~9小时,睡眠不足可能影响激素平衡,不利于胚胎着床与发育,应养成规律作息,晚间尽量在23点前入睡。2.适度开展轻缓运动,如每日进行20~30分钟散步,每周3~5次,运动可增强体质,但需避免快跑、跳跃等剧烈运动,以防增加流产风险。
二、饮食营养保障
1.补充叶酸,自计划怀孕起至孕满3个月,每日需摄入叶酸400微克,叶酸能有效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研究证实孕前及孕早期补充叶酸可使神经管缺陷发生率降低50%~70%。2.均衡饮食,保证蛋白质摄入,每日摄入瘦肉、鱼类、豆类等富含蛋白质食物100~150克;新鲜蔬菜每日400~500克、水果200~300克,以获取充足维生素与矿物质,同时避免食用生肉、生鱼片等可能含病原体的食物,防止感染影响胎儿。
三、远离有害物质
1.戒烟戒酒,男女双方均应在怀孕前3个月起戒烟戒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及酒精中的乙醇可通过胎盘影响胎儿,致胎儿畸形、智力低下等,有研究显示吸烟女性胎儿畸形率较不吸烟女性高2~3倍。2.避免接触有毒化学物质,如农药、染发剂、油漆等,此类物质可经皮肤或呼吸道进入体内,干扰胚胎正常发育。
四、定期产检安排
怀孕6~8周时需前往医院进行首次产检,通过超声检查确认宫内妊娠,排除宫外孕等异常情况,同时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血型等基础检查,了解孕妇身体基本状况。
五、情绪状态调节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孕妇长期处于压力状态时,体内会分泌应激激素,可能影响胎盘血流,不利于胎儿生长发育,可通过听轻音乐、与家人朋友沟通等方式缓解情绪。
六、特殊人群注意要点
1.有基础疾病孕妇,如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需在怀孕前咨询专科医生,将基础疾病控制于合适状态后再怀孕,孕期基础疾病控制不佳易增加流产、胎儿生长受限等风险,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及监测指标。2.高龄孕妇(年龄≥35岁),除遵循一般注意事项外,需密切关注产检中的唐氏筛查、无创DNA或羊水穿刺等检查,因高龄孕妇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更高,需通过相关检查及时评估胎儿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