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肿都有哪些种类

一、生理性囊肿

1.卵泡囊肿:多因卵泡发育过程中未正常排卵,卵泡持续生长形成,直径通常小于5厘米,一般无明显症状,多在月经来潮后可自行消失,常见于月经周期不规律的女性,与内分泌波动导致卵泡发育异常相关。

2.黄体囊肿:排卵后黄体形成过程中,黄体血肿液化形成黄体囊肿,一般也可随月经周期自行消退,多无特殊不适,部分可能因囊肿破裂出现腹痛等症状,常见于有排卵的女性,与黄体期激素变化有关。

二、病理性囊肿

1.上皮性囊肿

-浆液性囊腺瘤:多为单侧,囊壁薄,单房多见,内容物为清亮浆液,起源于卵巢表面的生发上皮,由输卵管上皮化生而来,好发于育龄女性,需密切观察其生长情况,部分可能恶变。

-黏液性囊腺瘤:多为单侧,体积常较大,多房为主,囊内为黏液,起源于卵巢表面生发上皮,由宫颈黏膜化生而来,若肿瘤体积过大可能压迫周围组织,需关注其良恶性鉴别。

2.生殖细胞肿瘤

-成熟畸胎瘤(皮样囊肿):是最常见的生殖细胞肿瘤,多为单侧,囊内可含外、中、内胚层组织,如毛发、牙齿、油脂等,好发于生育年龄女性,一般为良性,但有恶变可能,需通过手术明确病理。

3.性索间质肿瘤

-包括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等,较少见,肿瘤可分泌性激素,引起相应内分泌症状,如颗粒细胞瘤可能导致女性月经紊乱、男性化等表现,需结合激素水平及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4.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巧克力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种植在卵巢上形成,与月经周期相关,异位的子宫内膜随月经周期出血,形成含暗褐色黏稠陈旧血的囊肿,常引起进行性痛经、不孕等,好发于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或经期剧烈运动等情况的女性,因异位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导致局部病变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