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经常尿路感染怎么回事

女性经常尿路感染的原因

生理结构因素:女性尿道较短且直,长度约3-5厘米,相较于男性尿道,更容易让细菌侵入。女性尿道口靠近肛门,肛门周围的细菌容易污染尿道,从而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例如,研究发现女性尿道外口距离肛门较近时,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会明显升高。此外,性生活也可能将外阴及阴道内的细菌挤入尿道引发感染,因为性生活会使尿道局部受压、损伤,同时促进细菌逆行侵入。

局部卫生问题:不注意外阴清洁,如不经常清洗外阴、不勤换内裤等,会导致细菌在局部滋生。尤其是月经期间,经血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如果不及时更换卫生巾,更容易滋生细菌引发尿路感染。比如,有调查显示,月经期间不注意外阴卫生的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比注意卫生的女性高出数倍。

机体免疫力低下:一些女性本身存在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或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会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遭受细菌侵袭引发尿路感染。另外,绝经后的女性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和尿道黏膜变薄,局部抵抗力下降,也容易发生尿路感染。

预防女性经常尿路感染的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每天用清水清洗外阴,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清洗时要从前向后洗,避免将肛门处的细菌带到尿道。勤换内裤,内裤应选择棉质、透气性好的,每天更换。月经期间要勤换卫生巾,一般2-4小时更换一次,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多饮水:每天保证充足的饮水量,一般建议不少于1500-2000毫升,通过增加排尿量来冲洗尿道,减少细菌在尿道停留的时间。例如,每2-3小时排尿一次,能有效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风险。

避免不良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憋尿,憋尿会使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过长,细菌大量繁殖。同时,要注意性生活卫生,性生活前后男女双方都应清洗外阴,性生活后女性应及时排尿,将尿道内的细菌冲刷出去。

控制基础疾病:对于患有糖尿病的女性,要积极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般空腹血糖应控制在7mmol/L以下,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等。对于绝经后的女性,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雌激素,以增强阴道和尿道黏膜的抵抗力,但需要权衡雌激素补充的利弊,在医生评估后使用。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变化和子宫增大压迫输尿管等原因,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较高。要更加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多饮水,定期进行尿常规等检查。如果发生尿路感染,要及时就医,因为妊娠期尿路感染需要谨慎用药,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相对安全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老年女性:老年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同样要注意个人卫生,因为老年女性可能存在行动不便等情况,更要保证外阴清洁。同时,要关注是否有泌尿系统的基础疾病,如前列腺增生等(虽然男性多见,但老年女性也可能有尿道周围腺体增生等情况),如果有相关疾病要及时治疗,以减少尿路感染的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