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是什么病毒

乙肝是什么病毒

乙肝病毒全称为乙型肝炎病毒(HBV),它是一种嗜肝DNA病毒科正嗜肝DNA病毒属的DNA病毒。

病毒结构方面

乙肝病毒具有双层外壳结构,外层外壳含有乙肝表面抗原(HBsAg)等成分,内层核心部分包含乙肝核心抗原(HBcAg)、乙肝e抗原(HBeAg)以及病毒的DNA和DNA聚合酶等。其病毒颗粒大致分为大球形颗粒(Dane颗粒,是完整的具有感染性的乙肝病毒颗粒)、小球形颗粒和管形颗粒。

传播途径方面

血液传播:比如输入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被乙肝病毒污染且未严格消毒的注射器、医疗器械等。在一些医疗条件较差、消毒不严格的地区或非法行医场所,通过不安全注射传播乙肝病毒的情况时有发生。对于有基础疾病需要频繁就医进行注射、输液等操作的人群,若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感染风险会增加。

母婴传播:包括宫内传播、产时传播和产后传播。宫内传播可能是通过胎盘,少数情况下胎儿在子宫内就受到乙肝病毒感染;产时传播是在分娩过程中,胎儿接触到母亲的血液、羊水等而被感染;产后传播主要是通过母婴之间的密切接触,比如母乳喂养等方式。对于孕妇携带乙肝病毒的情况,需要采取有效的母婴阻断措施,如在新生儿出生后及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以降低母婴传播的几率。

性传播:与乙肝病毒阳性者发生无防护的性行为,乙肝病毒可通过性接触传播。在性活跃人群中,如果一方感染乙肝病毒,另一方又没有采取防护措施,就有感染的风险。对于有多个性伴侣、不安全性行为的人群,需要提高防范意识,正确使用安全套等防护措施来降低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

对人体肝脏的影响方面

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主要侵犯肝脏,病毒会在肝细胞内复制,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肝细胞的损伤、炎症坏死等。长期的乙肝病毒感染可能会逐渐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例如,慢性乙肝患者中,部分人会随着病情进展出现肝脏质地变硬、肝功能减退等情况,进而影响肝脏的正常代谢、合成、解毒等功能。对于本身有肝脏基础疾病或者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感染乙肝病毒后病情进展可能会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