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好发于中年女性,其确切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免疫、感染等因素有关。

主要表现为:

1.皮肤瘙痒:这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最常见的症状,多发生于黄疸出现前数月至数年,常为首发症状,一般无明显季节性,瘙痒程度可轻可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黄疸: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大便颜色变浅等。

3.其他症状:部分患者还可出现乏力、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检查等。目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症状进行治疗,以缓解病情进展。

治疗方法包括:

1.熊去氧胆酸:是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首选药物,可有效缓解瘙痒症状,改善肝功能。

2.免疫抑制剂: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使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

3.对症治疗:如补充维生素、护肝治疗等。

此外,患者还应注意饮食调节,避免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病情进展较为缓慢,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肝硬化、肝衰竭等严重后果。因此,患者应及早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