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甘露醇时注意什么

挂甘露醇时的注意事项

药液准备方面

甘露醇为过饱和溶液,低温时易析出结晶,使用前需检查药液,若有结晶应先加温使其溶解后再使用,因为结晶进入体内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比如导致血管刺激等情况。

要确保药液的浓度、剂量准确,严格按照医嘱配置合适浓度的甘露醇溶液进行输注。

输注过程中的观察

滴速控制:一般需要快速滴注,通常要求在20-30分钟内输完规定剂量,因为甘露醇需要快速发挥脱水降颅压等作用。但对于老年患者、心功能不全患者等特殊人群,要适当调整滴速,老年患者心功能相对较弱,过快输注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心功能不全患者快速输注可能导致循环负荷过重。儿童患者也需根据年龄、病情等调整滴速,低龄儿童更要谨慎,防止滴速不当引起不良后果。

局部情况观察: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肿胀、疼痛等情况,甘露醇外渗时会引起局部组织肿胀、疼痛,甚至可能导致组织坏死。如果发现外渗,应立即停止输注,更换部位重新穿刺,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比如在外渗部位进行热敷等(具体需根据专业护理操作)。

生命体征监测:输注过程中要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患者,甘露醇的输注可能会影响血压,需密切关注血压变化;心功能不全患者要关注心率和呼吸情况,防止出现心功能进一步恶化。儿童患者由于各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生命体征变化相对更敏感,需加强监测。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多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功能减退。在输注甘露醇时,除了注意滴速外,还要更密切监测肾功能,因为老年患者肾功能下降,甘露醇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可能导致甘露醇排泄减慢,在体内蓄积,加重肾脏负担,甚至引起急性肾功能损伤。同时,要关注患者的电解质情况,防止因脱水等导致电解质紊乱。

儿童患者:儿童的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在使用甘露醇时要严格按照体重等计算剂量。低龄儿童要特别注意滴速,避免过快输注导致颅内压骤降等不良情况。而且儿童对药物外渗的耐受性更差,一旦发生外渗,要及时、正确处理,减少对儿童局部组织的损伤。

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不全患者本身心脏泵血功能受限,甘露醇输注后会增加血容量,加重心脏的前负荷,所以这类患者使用甘露醇时要谨慎,严格控制剂量和滴速,并且在输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对甘露醇的排泄能力下降,使用甘露醇可能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加重肾功能损害,甚至引发急性肾衰竭。所以这类患者使用甘露醇时需要严格评估,必要时调整剂量,并密切监测肾功能和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