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里肚子痛怎么回事

产后子宫收缩痛

原因:月子里肚子痛较为常见的原因是产后子宫收缩痛,尤其是经产妇更为明显。这是因为产后子宫需要通过收缩来恢复到孕前的大小。

特点:一般在产后1-2天出现,持续2-3天会自然消失。疼痛时可表现为下腹部阵发性的疼痛,哺乳时由于婴儿的吸吮刺激,会反射性地引起催产素分泌增加,从而使子宫收缩痛加重,但这有利于子宫复旧。

宫腔残留

原因:如果在分娩过程中宫腔内有胎盘、胎膜残留,也会引起肚子痛。

表现:除了肚子痛外,还可能伴有阴道流血量增多,流血时间延长等情况。通过超声检查等可以辅助诊断是否存在宫腔残留。

产褥感染

原因:月子里不注意个人卫生等情况可能导致产褥感染,病原体入侵生殖系统引起炎症反应。

表现:除了肚子痛外,还可能伴有发热、阴道分泌物有异味等表现,感染严重时可能出现寒战等全身症状。

肠道问题

原因:月子里活动量减少,胃肠蠕动减慢,容易发生便秘,便秘时可能引起肠道痉挛导致肚子痛;另外,饮食不当,如进食过多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也可能引起肠道不适导致肚子痛。

特点:便秘引起的肚子痛可能伴有排便困难等表现;饮食不当引起的肚子痛可能有相应的饮食诱因,如进食后不久出现腹痛等。

对于产妇来说,月子里出现肚子痛需要密切观察疼痛的性质、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如果肚子痛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发热、阴道流血异常增多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超声、血常规等,以明确原因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同时,产妇在月子里要注意休息,保持外阴清洁,合理饮食,适当活动,以促进身体恢复,减少肚子痛等不适情况的发生。对于新生儿的母亲,要注意自身身体状况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寻求医疗帮助,确保产后身体顺利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