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怎么办

立即补充碳水化合物

选择合适食物:当发生低血糖时,应尽快摄入能快速升高血糖的碳水化合物。比如可选择15-20克的糖类,像葡萄糖片,一般1-2片即可;或者是普通糖果,如硬糖4-5颗;也可以是一杯含糖饮料,如150-200毫升的果汁等。对于儿童低血糖患者,可根据年龄适当减少剂量,比如1-4岁儿童可摄入5克糖类,5-10岁儿童可摄入10克糖类。这是因为葡萄糖能直接被人体快速吸收利用,从而迅速提升血糖水平。

等待15分钟后复测:在摄入碳水化合物15分钟后,需要再次测量血糖。如果血糖还没有回升到正常范围(一般指血糖≥3.9mmol/L),可以再补充一次碳水化合物,重复这个过程直到血糖恢复正常。

了解低血糖原因并预防再次发生

查找诱因:如果经常出现低血糖情况,需要回忆近期的饮食、运动、用药等情况。比如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剂量不合适可能会导致低血糖;一些人节食过度、长时间未进食也会引发低血糖;还有些人剧烈运动后没有及时补充能量也可能出现低血糖。对于儿童低血糖,要考虑是否存在先天性代谢疾病等情况,比如半乳糖血症等遗传代谢病可能导致儿童反复低血糖。

针对性预防:如果是糖尿病患者因用药导致低血糖,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降糖药物的剂量。日常饮食要规律,定时定量进餐,避免长时间不进食。运动时要合理安排,运动前可适当补充碳水化合物,运动强度要适中,运动后及时补充能量。对于儿童低血糖,要保证充足合理的营养摄入,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排查遗传代谢性疾病等。

及时就医的情况

多次补充碳水化合物无效:如果经过多次补充碳水化合物后,血糖仍然没有回升,或者低血糖症状持续不缓解,如患者出现意识模糊、昏迷等情况,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救治。因为长时间低血糖可能会对大脑等重要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对于儿童低血糖出现严重症状时,情况更加危急,需要争分夺秒进行救治,避免影响儿童的脑发育等重要器官功能。

存在基础疾病:如果本身有糖尿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等基础疾病的人发生低血糖,也需要及时就医。因为这些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身体对血糖的调节,而且低血糖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医生会针对基础疾病和低血糖情况进行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