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乳腺纤维腺瘤
1.成因:主要是由于乳腺小叶内的纤维细胞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异常增高,可能与纤维细胞所含雌激素受体的量或质的异常有关。
2.特点:多见于青年女性,肿块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质地较硬,活动度好,一般无疼痛等不适症状,可单发或多发。
3.年龄性别影响:好发于18-25岁女性,男性中罕见,青春期前少见,绝经后极少发生。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脂饮食、精神压力大等可能增加发病风险。对于有乳腺纤维腺瘤的女性,要定期进行乳腺检查,观察肿块变化情况。
二、乳腺囊肿
1.成因:通常是由于乳腺导管阻塞,导致导管内的分泌物潴留形成囊肿。也可能与内分泌紊乱有关,雌激素水平相对增高,孕激素水平相对不足时,乳腺组织增生与复旧不全,引起导管扩张形成囊肿。
2.特点:可表现为乳房内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表面光滑,囊性感,一般边界清楚,活动度尚可,多数无疼痛症状。囊肿大小不一,小的如米粒,大的可直径数厘米。
3.年龄性别影响:各个年龄段女性均可发生,以育龄期女性多见。生活方式上,长期熬夜、情绪不稳定等可能诱发乳腺囊肿。对于有乳腺囊肿的女性,要注意保持情绪稳定,规律作息,定期复查乳腺超声等检查,了解囊肿变化。
三、乳腺癌
1.成因:乳腺癌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遗传因素(如BRCA1/BRCA2基因突变等)、内分泌因素(长期高水平雌激素刺激等)、生活方式因素(高脂饮食、缺乏运动、长期大量饮酒等)。
2.特点:早期乳腺癌可能表现为乳房内无痛性肿块,质地较硬,边界不清,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差。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乳头凹陷、乳头溢液等症状。
3.年龄性别影响:乳腺癌好发于40-60岁女性,男性乳腺癌少见但也需重视。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发病风险增高,长期高脂肪饮食、肥胖的女性发病风险相对较高。对于40岁以上女性,应定期进行乳腺钼靶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乳腺癌。
四、导管内乳头状瘤
1.成因:可能与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导致乳腺导管上皮增生形成乳头状瘤。
2.特点:主要表现为乳头溢液,多为血性、浆液性或浆液血性溢液,部分患者可在乳晕区触及较小的肿块,一般无疼痛等不适症状。
3.年龄性别影响:多见于40-50岁女性,男性罕见。生活方式中,长期使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等可能增加发病风险。对于有乳头溢液且触及乳晕区肿块的女性,需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