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的治病病毒有柯萨奇A组病毒、埃可病毒等。其主要发病人群为1~7岁儿童,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通过粪-口或呼吸道传播,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多样。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但同一型病毒感染后可再次发病。
疱疹性咽峡炎通常为急性起病,患儿可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拒食、呕吐等症状。检查时可发现口腔黏膜出现数个至数十个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疱疹也可出现在软腭、扁桃体、悬雍垂等部位。病程一般为4~6日,偶有延至2周者。
针对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如果患儿高热,可给予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退热治疗;口腔疱疹导致疼痛,可给予开喉剑喷雾剂、康复新液等喷涂口腔缓解疼痛;同时需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多饮水,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需要注意的是,疱疹性咽峡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患儿应尽量避免外出,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免交叉感染。家长在照顾患儿时应注意勤洗手,患儿使用的餐具、玩具等应定期消毒。此外,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A71型病毒感染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建议6个月至5岁的儿童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