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怎么止痒?

冷敷缓解

原理:通过降低皮肤温度,收缩局部血管,减少炎症介质释放,从而减轻瘙痒感。对于急性发作、皮肤红肿瘙痒明显的湿疹患者适用。

方法:用干净的毛巾浸泡在冷开水中,拧干后敷在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重复3-5次。若使用冰袋冷敷,需用毛巾包裹冰袋,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对于儿童湿疹患者,要确保其配合,避免冰袋滑动接触皮肤。

保持皮肤湿润

原理:干燥的皮肤会加重湿疹瘙痒,使用保湿剂可以修复皮肤屏障,锁住水分,缓解瘙痒。适用于各年龄段湿疹患者,尤其是皮肤干燥型湿疹。

方法:选择不含香料、防腐剂的医学保湿剂,如凡士林、尿素霜等。在洗澡后3分钟内涂抹,能更好地锁住水分。对于婴幼儿湿疹,应选择温和无刺激的婴儿专用保湿霜,涂抹时要轻柔,避免用力擦拭加重皮肤损伤。

避免刺激因素

衣物方面:穿着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减少衣物与皮肤的摩擦。合成纤维材质的衣物可能会刺激皮肤,加重湿疹瘙痒。对于儿童,要选择舒适宽松的棉质内衣,避免穿紧身衣。

洗浴方面:使用温和的沐浴产品,水温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37-38℃,洗澡时间不宜过长,5-10分钟即可。过热的水和长时间洗浴会破坏皮肤的油脂层,加重瘙痒。老年人皮肤较为脆弱,洗浴时更要注意水温与时间。

药物止痒

外用药物

-糖皮质激素:如弱效的氢化可的松乳膏,具有抗炎、止痒作用。适用于轻度至中度湿疹瘙痒,但面部、颈部等皮肤薄嫩部位应慎用,儿童使用时需选择低强度的糖皮质激素,并密切观察皮肤反应。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适用于成人中到重度特应性皮炎(湿疹的一种类型),对于儿童患者需谨慎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权衡利弊后使用。

抗组胺药物: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等,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发挥止痒作用。但儿童使用抗组胺药物需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剂量,老年人使用时要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嗜睡等副作用,用药后避免驾驶或操作机械。

中医外治辅助止痒

中药湿敷:如用黄柏、苦参等中药煎水后湿敷,具有清热燥湿、止痒的作用。但中药湿敷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湿疹的证型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剂,对于儿童要注意药物温度,避免烫伤。

中药外洗:一些中药外洗方也可缓解湿疹瘙痒,如马齿苋外洗方,但同样需要在专业中医指导下使用,确保安全有效,尤其要考虑不同年龄、体质患者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