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初期症状
高血压初期症状具有多样性,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而有些患者会出现以下一些表现:
头痛:多为后脑勺部位的胀痛或搏动性痛,可能在早晨起床时较为明显,这是因为夜间睡眠时血压相对较低,晨起后血压上升,导致血管受到牵拉刺激引起头痛,年龄较大、有长期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可能对头痛的感知相对不敏感,但年轻患者往往能较明显察觉到。
头晕:是比较常见的症状,可表现为头部昏沉感,在劳累、精神紧张或持续血压升高时加重,性别差异上一般无明显不同,但对于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的人群,更容易出现头晕症状,且病史较长的患者可能因血管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对头晕的耐受度有所变化。
心悸:患者可自觉心跳加快、心慌,这是由于血压升高后心脏需要更大的力量来泵血,加重了心脏的负担,使得心脏搏动异常,年龄较大者心脏功能本身有所减退,在血压升高时更易出现心悸症状,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心悸发生的概率相对更高。
颈项发紧:感觉颈部肌肉紧张、发僵,这是因为血压升高导致颈部血管收缩、肌肉供血相对不足引起的,生活方式不健康、长期保持不良姿势(如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的人群,颈项发紧的症状可能更易出现,且随着病史延长,血管和肌肉的病变可能逐渐加重颈项发紧的程度。
鼻出血:部分高血压初期患者可能出现鼻出血,这是因为血压升高使鼻腔内的小血管压力增大,容易破裂出血,一般年龄较大、血压控制不佳且有动脉硬化的患者鼻出血的风险相对较高,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也需警惕鼻出血可能是高血压初期的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高血压初期患者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因此定期测量血压非常重要,尤其是有高血压家族史、年龄≥35岁、长期高盐饮食、肥胖、缺乏运动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至少每年测量一次血压,以便早期发现高血压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一旦发现血压异常,应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或生活方式调整措施,以避免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