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休克病人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体温等,每15~30分钟记录一次。同时,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皮肤色泽和温度等,以评估休克的程度和治疗效果。
2.维持有效循环血量:给予病人适当的补液,以补充血容量。根据血压和中心静脉压的情况,调整输液速度和量。同时,注意观察尿量,确保每小时尿量大于30ml。
3.改善组织灌注:采取适当的体位,如抬高下肢,以增加回心血量。给予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根据病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以维持血压和组织灌注。
4.控制心律失常:及时发现和处理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室性早搏等。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或电复律。
5.饮食和营养支持:给予病人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以维持机体的营养需求。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进食方式,如口服、鼻饲或静脉营养。
6.心理护理:关心病人的情绪,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7.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病房清洁卫生。协助病人翻身、拍背,预防肺部感染。注意尿道口和会阴部的护理,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8.康复护理:在病人病情稳定后,逐渐进行康复护理。包括早期活动、肢体功能锻炼等,促进病人的恢复。
9.健康教育:向病人和家属讲解心源性休克的相关知识,包括疾病的原因、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指导病人按时服药,定期复查,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
总之,心源性休克病人的护理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病人的生存率。